“……”
关小彤瞬间语塞。
顾清眼观鼻,鼻观心,默默地埋头吃菜,假装什么都没听见。
小郭把这场小小的“争风吃醋”尽收眼底,心里对顾清的佩服又添了几分——这得是多大的魅力啊?
善于活跃气氛的他立刻找了个新话题:“清哥儿,您知不知道,上次芭莎晚宴之后,可把我们家里那位老头子给愁坏了。”
“大林,你不会是想说你们家没钱了吧?”
顾清细嚼慢咽,笑着打趣。
“嗐!顶多是我没钱,我们家当然不缺钱。”
大林子收敛起一闪而过的低落情绪,笑着解释道,“不是钱的问题,是德云啬的事儿。”
“德云啬怎么了?”
顾清好奇地问。
“被骂惨了啊!”
大林子说得眉飞色舞,甚至有点幸灾乐祸,“清哥儿,您是不知道您那帮粉丝有多猛!
自打那以后,天天有人来抢德云啬的演出票,可等演员一上台,他们就齐刷刷喊‘退票’,还不接茬儿,可把老头子给愁坏了!
肠子都悔青了,说不该招惹您。”
至于网络上持续不断的骂战,大林子则自动屏蔽了。
“那可没办法,”
顾清耸耸肩,语气轻松,“谁让郭老师先找上我的呢。”
大林子竖起大拇指:“干得漂亮!对了清哥儿,您这次来京都是忙工作?待几天?
要是能多留几天,弟弟我带您去附近好好转转,保证比若云哥安排得周到!”
“来录个节目,一台的。”
顾清余光瞥见旁边,开始狂喝酒马斯纯,语气自然地顿了顿,“吃完饭……估计就得走了,明天还有工作。
下次吧,下次一定。”
“啊?吃完饭你就走啊?”
马斯纯倒酒的手一顿,脸上的失落情绪肉眼可见。
她这壮胆酒不是白喝了?
“顾清哥哥,你录的是什么节目呀?”
关小彤适时地插话,好奇地问道。
“《华夏诗词大会》,下周日晚八点播出。”
顾清微笑着回答,“感兴趣的话,小彤你可以看一下。”
“嗯嗯!顾清哥哥,我绝对会准时收看的!”关小彤立刻用力点头,保证道。
“清哥儿,您喜欢诗词?”
大林子眼睛一亮,像是找到了同道中人,“巧了!我也读过几本,您比较偏爱哪位诗人?哪首诗?”
郭老师本人算是熟读百家,各类古籍经典都能聊上一聊。
作为他的儿子,小郭的童年可想而知是在何种高压下度过的。
什么古籍古诗都被强制学习背诵,但凡出一点错,迎接他的就是严厉的斥责甚至打骂。
老郭奉行的是极其严苛的“打压式教育”,坚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因此,小郭自幼经历了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管教,包括被迫吃剩菜、需等所有徒弟用完餐后才能上桌等,老郭美其名曰“打掉所有自尊才能成材”。
其家庭氛围之压抑,比“阿瑟请坐”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顾清与小郭交谈着,心里也不禁感叹对方的早熟与圆滑,无论什么话题都能接上,
且总能找到让饭桌不冷场的新由头,其为人处世的周到老练,完全不像这个年纪该有的样子。
“大林……”
“哎!清哥儿,您说,我听着呢。”
大林子立刻笑呵呵地应道,摆出认真聆听的姿态。
“别光顾着跟我说话,你也多吃点东西。”顾清说着,又给他夹了一筷子菜,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大林子闻言一怔,低头看着碗里堆得小山似的、大多是顾清给他夹的饭菜,嘴唇微微抿了一下,才抬起头挤出笑容:“吃着呢,吃着呢,清哥儿,我还能饿着自己不成?”
他试图用轻松的语气掩盖那一瞬间的触动。
“别光说我了,”
顾清笑了笑,自然地带开话题,“说说你和若云哥是怎么认识的吧?我可太好奇了。”
约莫吃到六七分饱,他便笑着放下了筷子,为了明天的拍摄保持状态,不敢再多吃。
“嗨,都一个圈子里混的,自然而然就认识了。”
一直在专心“炫饭”的张若云闻言,抬起头憨憨一笑,“主要我和大林两个人……小时候经历差不多,所以特别能聊到一块去,自然而然就处成朋友了。”
他的父亲在圈内也是个特立独行的主儿,其中辛酸,不足为外人道也。
“有圈子还挺好。”顾清见他似乎不愿多谈家事,便笑着将话题轻轻带过。
“老弟,你就别谦虚了。”张若云语气带着几分真诚的羡慕,“就以你现在的名气和地位,什么圈子,你想进就进,想逛就逛。而且,我记得你和陈龙大哥的关系也很好吧?
他在我们这圈子里,那可是名副其实的‘大哥’级人物。”
圈子内部同样等级森严,他们这些小辈,自然处于底层。
而像拍完《老炮儿》的克里斯·吴,则能勉强触摸到上一层的边。
至于顾清?凭借其如日中天的名气和与陈龙大哥看似莫逆的关系,一旦他愿意进入某个圈子,其地位绝对是他们难以企及的。
“我跟龙叔的关系……真没网上传的那么玄乎。”顾清摇头否认,语气诚恳,“龙叔是我从小到大的偶像,他或许知道我是他的小粉丝,所以就比较照顾我一点吧。”
这种说法,张若云等人是半个字都不信。
陈龙的粉丝?全世界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