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有这份求真务实的心,非常难得。”
“这弟弟……是真聪明。”
后台看着监控的小撒忍不住笑了起来,“借着请教历史的名义,既表达了谦逊,又无形中回应了最近关于剧集‘魔改历史’的争议,一举两得,怪不得能年少成名。”
打完招呼,顾清回到舞台中央。
董沁继续推进流程:“顾清,能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想到将《诗经》以及其他古典诗赋的意境,巧妙地融入到现代流行歌曲创作中的呢?”
她特意引出重点:“比如这句‘我心匪石不可转,我心匪席不可卷’,它的深层含义,我们请康老师为大家讲解一下好吗?”
“这句话出自《诗经·邶风·柏舟》,”
康正老师微笑着接过话头,从容科普,“后世由此衍生出一个成语叫‘匪石之心’,常被用来形容意志坚定、忠贞不贰的品格。
在《晋书·王导传论》等历史文献中亦有引用。除此之外,顾清这首歌里巧思很多,
比如歌名《春庭雪》,灵感很可能源自唐代诗人刘方平《春怨》中的名句‘寂寞空庭春欲晚’,
歌词中还化用了岳飞词牌名《小重山》,以及提及唐代女诗人薛涛制作‘薛涛笺’书写情诗的典故,与‘薛涛笺上言若如初见’这句词形成了巧妙呼应。
整体而言,这首歌曲的文学底蕴和创作巧思都值得肯定。”
顾清则在一旁化作“惊叹”和“崇拜”的点头机器,露出一丝“窘迫”的笑容:“康老师您都快成我的歌曲鉴赏人了,把我想说的、没想到的全都说透了,我都不知道该补充什么了。”
他那恰到好处的反应,再次引得全场观众发出善意的笑声。
“看来顾清你平时确实没少读诗,底蕴很深厚。”
董沁巧妙地将节奏拉回,继续问道,“那能透露一下,你个人比较偏爱哪位诗人吗?”
“我喜欢的这位诗人,也姓李,生活在唐朝……”
顾清故意停顿了一下,卖了个关子。
“我知道!是李白!!”台下立刻有观众兴奋地大喊。
“我就猜到大家会猜李白,”
顾清笑了起来,揭晓答案,“但不是哦,我比较喜欢的诗人是:李贺。”
“李贺?”
台下许多观众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在这个时期,相较于家喻户晓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诗鬼”李贺的名气在大众层面确实相对“小众”许多,这与他诗词奇崛诡丽、常涉神鬼的独特风格有关。
“李贺,也是中唐时期一位极具个性的著名诗人,”
康老师再次充当起耐心的讲解员,“因其诗风奇崛瑰丽、想象诡谲,多涉及神仙鬼魅题材,被誉为‘诗鬼’。”
“是的,”
顾清点头附和,眼中流露出真正的欣赏,“比如他的《李凭箜篌引》里那句‘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种想象力真的太惊人,充满了诡谲又震撼的美感。”
“不错。”
康老师也来了兴致,“他的那首《苦昼短》也极富哲理——‘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写尽了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生命的悲凉。”
“但我个人最喜欢他的《梦天》,”
顾清补充道,“‘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将月宫景象想象成倾斜的白色楼阁,这种突破常规的想象力,真是前无古人……”
一老一少,竟就李贺的诗风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颇有些相见恨晚、旁若无人的架势。
“这对吗?”
董沁在一旁不禁眨了眨眼,感觉画风似乎有点偏离节目轻松明快的基调。
尤其是讨论李贺的诗,总隐隐觉得周遭气温都降了几度,带着点幽森之气。
她连忙笑着介入,温和地打断了这对忘年交的学术交流:“看来二位真是找到知音了。
不过我们诗词的海洋浩瀚无垠,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今天最激动人心的环节——‘飞花令’!”
飞花令,是源自唐代的一种高雅的文字行酒令游戏。其核心规则是参与者需按顺序吟诵含有特定关键字的诗句,且关键字需出现在诗句的固定位置(如第一字、第二字……依次轮换),未能接上者罚酒。
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罚酒变成了淘汰。
“而今日我们‘飞花令’的题目关键字是——”
董沁拉长了声音,制造悬念,然后清晰地说道,“——π!”
“π?什么意思?”
“是3.1415926……那个圆周率π吗?”
“无限不循环小数?这怎么接?”
参赛选手席中顿时响起一片疑惑的议论声,大家都有些懵了。
“没错!”
董沁肯定地点头,解释道,“今天飞花令的挑战就是,用一句诗,来接龙π小数点后的数字。
比如π=3.1415926535…,那么第一位选手的诗句中需含‘三’字,第二位需含‘一’字,以此类推。
我们采用攻擂和守擂模式。”
她微笑着将目光投向身旁的顾清,发出了邀请:“顾清,作为开场嘉宾,你要不要也试着挑战一下这个高难度的‘数字飞花令’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