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飞花令挑战(53k)

……

……

送走几位领导后,《华夏诗词大会》的导演颜导又折返回来。

她简单与顾清寒暄了几句,话题自然落在了他的新歌《春庭雪》上。

这位女导演年约四十,留着一头时尚的羊毛卷短发,戴着细框眼镜,看起来斯文干练,却并无迂腐守旧之气。

若非如此,她也不可能开创出将传统诗词文化与竞技答题模式巧妙结合的全新节目形式。

“顾清是吗?”

颜导微笑着与顾清握手,目光中带着欣赏,“真想不到你今年才二十岁,果真是英雄出少年,才华横溢。

能把《诗经》的典故和意境如此自然地融入现代歌曲,看来平时没少读书,下了真功夫。”

“颜导您过奖了。”顾清维持靦覥。

“来之前,我也仔细听了你这首歌,词曲俱佳。”

颜导推了推眼镜,饶有兴致地问道,“你知道我个人最喜欢其中的哪句词吗?”

“呃……是化用《诗经》的那句‘我心匪石’?”顾清迟疑地猜测。

颜导缓缓摇头,目光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怀,轻声吟诵道:“‘空凝眸,情字深浅无解……’这一句,写得好啊。

一个‘情’字,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真正解得开、说得明呢……”

她语气中带着淡淡的唏嘘,似乎触碰到了某些心事。

旋即,她收敛情绪,恢复干练本色,对董沁和小撒吩咐道:“董沁,小撒,你们和顾清再详细对一下节目流程。

还有一个小时准备,录制准时开始。”

“好的,颜导。”董沁优雅颔首。

“好嘞!颜导您慢走,诶呦呦,小心台阶~”

小撒笑嘻嘻地应着,明明是带着几分诙谐的殷勤,却因他活泼亲切的气质而不显得油腻,反而惹人发笑。

他是央妈主持人里少有能将严肃与活泼完美融合的“异类”。

接下来的流程对接相对简单。

节目开场由董沁主持,引出顾清演唱《春庭雪》,之后与主持人及评委嘉宾简单交流歌曲创作心得、喜爱的诗人诗作,环节紧凑而充实。

“了解了。”顾清点头表示明白。

随后,他先行前往舞台进行排练和试麦。

与大春晚必须呈现完美舞台效果而常采用“备播带”(预录)不同,《诗词大会》的录制环境相对宽松。

但即便如此,许多受邀歌手出于保险起见,仍会选择“半开麦”或预录。

顾清因连日奔波,嗓音略显干涩,试唱效果未达最佳,面对控台老师“建议采用预录音轨,现场收音为辅”的稳妥方案,他从善如流,并未拒绝。

一切准备就绪后,《华夏诗词大会》的录制正式拉开帷幕!

顾清在后台候场,

身边有小撒陪着闲聊解压。“弟弟,我这真是好奇,”

他笑眯眯地打量着顾清,语气夸张又带着真诚,“你这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又能写歌谱曲,又会演戏,长得还这么‘靓’仔——”

他故意带上浓重的港普味道,“还让不让我们这些普通男人活了?”

“小撒哥,您这话可就折煞我了。”

顾清笑着摇头,熟练地进行商业互吹,“在您这位北大保送的高材生、名嘴面前,我这点小聪明实在不够看。”

“保送北大?”

小撒眼睛一亮,做出惊讶又得意的表情,“你怎么知道我保送北大了?我的事迹这么有名吗?”

“这事……全华夏的观众朋友恐怕都知道吧?”

顾清忍俊不禁。

小撒哈哈大笑,气氛轻松愉快。

两人说笑间,前台传来董沁清亮悦耳的声音。

他们一同透过监视器欣赏这位“国泰民安”型主持人的开场。

今日的董沁,身着一套剪裁得体的艳紫色西服套装。

平心而论,这种高饱和度的“死亡配色”极难驾驭,通常是奶奶辈的最爱。

但穿在气质端庄大气的董沁身上,非但不显艳俗,反而衬得她肌肤胜雪,光彩照人,于干练中透出几分明媚。

在清雅悠扬的配乐与身后巨幕上缓缓展开的水墨山河画卷映衬下,

董沁步履从容地走到舞台中央,面向台下观众、评委以及百人团选手们含笑致意,

随即朗声开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欢迎大家收看《华夏诗词大会》,我是主持人董沁。”

现场立刻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待掌声渐息,

董沁才继续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开篇第一句,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着特殊而重要的位置。

即便千年后的今天听来,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远古先民用最纯真最生动的语言,抒发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她微微一顿,声音变得更加柔和且富有引导性:“而在最近,也有一首巧妙化用《诗经》及其他古典诗词意境的歌曲,在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群体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洗耳恭听,感受这首歌曲的魅力,探寻它为何能打动如此多人的心弦。”

“……《诗经》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