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人设变动(55k)

顾清微微一怔。旁边的助理赵雅很有眼力劲儿地快步过去打开了门。

“弟弟!我刚听场务说你到了,这就跑化妆间定妆来了?这么用功,让滔姐我压力山大啊!”

刘滔走起路来都英姿飒爽,带着一如既往的爽朗笑容走了进来,看到侯红亮也在,笑着打趣道:“侯制片,你对我弟弟可真是上心啊,亲自盯着定妆?”

“刘老师,那可没办法。”

侯红亮笑着侧身让开位置,“您的弟弟,可是咱们剧组最大的收视保障,我这制片人不得多上点心?”

“哎呀,弟弟,”

刘滔顺势倚在顾清身后的化妆椅背上,近距离端详着镜中那张毫无瑕疵的脸,忍不住伸出手指,带着点羡慕轻轻戳了戳顾清弹性十足的脸颊,

“这才多久不见,怎么感觉你又变好看了?尤其这皮肤状态……”

她啧啧两声,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们这些‘老人家’得打多少针才能补回来呀?”

“滔姐……”

顾清被她这过于直白的话弄得哭笑不得,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

打针这事……能说得这么自然坦荡吗?

“刘老师,”侯红亮在一旁笑着提醒,“该改口了。接下来,您得叫他‘苏先生’才对了。”

他口中的“苏先生”,正是梅长苏(林殊)的另一个化名,也是剧中初见霓凰郡主时的称谓。

“苏先生……”

刘滔重复着这个称呼,突然眉头微蹙,脸上露出几分苦恼。她看看镜中顾清清俊年轻的脸庞,又看看侯红亮,语气带着点难为情:

“制片,跟你商量个事行不行?这台词……能改改不?”

“改什么?”侯红亮不解。

“就是那个……‘林殊哥哥’呀。”

刘滔说着,忍不住又伸手揉了揉顾清的头发,表情带着点窘迫和好笑,“你让我这把年纪,对着这么一张青涩的小脸,叫‘哥哥’?

我怎么叫得出口,观众看到这一幕,怕不是也要当场出戏。”

“哥哥?”

听到这里,顾清一个没忍住,忍俊不禁笑了出来。

结果脑袋上的手立刻收紧,他连忙咳了一声,为了自己的天灵盖着想,赶紧收敛了笑容。

“刘老师,这个你真不用担心。”

侯红亮摆摆手,不以为意,“你叫‘哥哥’那都是好几十集以后的情节了,观众看到那时候,早就入戏了,谁还管您年纪?

再说了,真要是几十集以后观众还没入戏,那叫不叫‘哥哥’,也就无所谓了。”

他开了个小玩笑。

“是呀,霓凰,”顾清也忍着笑,一本正经地接话,“你要对自己有点信心,不要怕别人的非议。”

“澎——”话音刚落,顾清就挨了刘滔一个很轻的栗子。

“这么快就入戏了?开始占姐姐便宜了是吧?”

刘滔被逗乐了,又伸手去捏顾清的脸颊,佯怒道,“怪不得你能跟蒋心那丫头玩到一块儿去,都这么皮!”

她半是玩笑半是揶揄道:“在正式开机之前,多给我叫几遍姐姐!我要好好收点利息!听到没有?”

“听到了,听到了。”

顾清举手做投降状,可脸颊上的力道没减,他无奈地又补了一句,“滔姐,我真听到了。”

看着两人亲昵自然的互动,侯红亮脸上的笑容却微微收敛,眉头不自觉地皱起,陷入了沉思。

好像还真要担心一下。

刘滔的话……似乎点出了一个被忽略的问题?

两人站在一起,一个成熟美艳,一个清美少年,气质反差确实很大。

让荧幕上气场十足的刘滔对着这样一张脸,用小女儿情态喊“哥哥”……画面是有点难以想象的违和感?

他越想越觉得有道理,立刻对两人告了声歉:“你们先聊,我有点想法,去找海老师沟通一下!”

说完便急匆匆地离开了化妆间,直奔编剧海颜的房间。

“刘老师的形象……顾老师的形象……”

听完侯红亮的担忧,海颜也陷入了犹豫,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嗯……确实需要仔细斟酌一下。侯制片,你给我点时间想想怎么调整更自然。”

“好,好!海老师,您慢慢想,我们不打扰您创作了!”

侯红亮很识趣地退出了房间,轻轻带上了门。

安静的房间里,海颜从抽屉里拿出纸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眉头紧锁。

写《琅琊榜》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说实话,很多细节她自己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几个关键人物和主线。

为了这次改编,她也重新恶补了自己的作品,确实发现了不少当年留下的遗憾,所以才会大刀阔斧地改掉了原著中备受诟病的“送女”情节。

“我最初创作霓凰时,”

海颜的思绪飘回过去,“灵感来源于明末女战神秦良玉,定位是英姿飒爽的女将。

但在面对林殊/梅长苏时,我又想赋予她一种依赖、娇羞的反差感,营造反差小娇妻的效果。”

随着剧情推进,林殊坠崖重生,化身病弱谋士梅长苏归来。

昔日耀眼夺目的少年将军变成了需要保护的文弱书生,而重逢后,反而是霓凰几次三番地保护了他。

这种“曾经你保护我,如今我守护你”的宿命感与角色互换,在她看来充满了浪漫张力。

作为深谙女性读者心理的女作家,她很清楚这种设定对女性读者的吸引力——

无论是俊美耀眼、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林殊,还是清冷孤傲、智计无双的谋士梅长苏,都是极具魅力的男性形象。

她将这两种特质完美融合在一个人物身上,在当时也算走在了潮流前沿。

然而,此刻她却有些卡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