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人厌狗嫌的司马家

他要隐居山林。

当然,这个大家都懂,名士嘛,总得表演一下,于是紧接着广陵城内守城的主力,此前因为和曹嶷不和,带着胶东流民南下的苏峻,在城内几个世家支持下,直接突袭镇守广陵的南顿王司马宗,将其擒获,然后打开城门宣布反正归汉。

司马宗是八王之乱的参与者,汝南王司马亮儿子,司马亮五个儿子,一个早夭,一个和他一起被司马玮所杀,一个被石勒杀了,但司马宗和司马羕却成功南逃,并成为司马睿手下不多几个司马懿后代之一。

司马懿后代剩下的真没多少,除了司马睿一支,也就是他们这俩,另外还有他们侄子,和司马亮一起被杀的司马矩儿子司马祐。

倒是司马懿那些兄弟的后代目前还有不少。

比如一直掌握兵权的司马承。

他是司马懿弟弟司马进的孙子。

还有司马懿弟弟司马馗后代里面的司马纮,雄,钦。

尤其是司马纮,他的后代甚至一直延续到东晋亡国。

另外这时候还有个不在南方的,也就是至今依然占据上邽的司马保,估计已经自己称晋王了。

总得来说司马家真剩下不多。

尤其是司马炎一系,事实上已经被灭门了。

而且抽像的是,他这一系大多数不是被异族杀的,而是自相残杀,也不知道司马炎这些后代抽什么风,对内斗失败者,哪怕是亲兄弟,也一定要赶尽杀绝,甚至全家都不放过。结果到最后他这个算是正统一系一个没留下,反而便宜了旁系,当然,牛睿这种事情就没必要细究了。

反正牛睿也罢司马睿也罢,现在都是司马家的继承人。

紧接着在得知下游已经乱了的消息后,江州长史,也是王敦死后一直算是辅佐王应的谢鲲,也就是谢安伯父,带领江州军民兵谏,逼着王应向大汉太祖高皇帝投降。至于他们给王应解释,是王应又不是王敦亲儿子,太祖高皇帝原本已经给王敦机会,是王敦太狂妄,不知太祖高皇帝好意,所以王应投降肯定不会有事。

总之王应一身素服,乘船到达武昌然后跪伏在城外。

江州反正归汉。

然后杨丰就顺流而下直奔建邺了。

沿途势如破竹。

实际上他根本就没遇上迎战的,司马睿哪还有兵马,广陵反正之后,周勰已经和迅速北上的周札连上,现在江北已经能看到南下的北方骑兵,同样下游也已经有从京口北上的江南汉军。

大晋基本上已经只剩下一座建邺孤城。

仅仅三个月而已,一下子崩塌了。

“所以这司马家,是多么人厌狗嫌啊!”

杨丰说道。

“回陛下,司马氏欺人孤儿寡妇,篡位以得天下,得国之后不过数十年即使得天下大乱,中原沦丧,黎民涂炭,原本早不配为帝。只是我等别无他选,胡虏强横,已乱中原,江南半壁,能保住已属不易,若不继续尊司马氏,则江南亦难免为这皇位杀个尸山血海。

那时候胡虏必然得窥长江。

一旦有失,则我汉人恐无噍类,故不得已只能继续尊奉司马氏,好歹这也是一共主,各方皆认,不至于为争皇位再内乱。”

谢鲲小心翼翼地说道。

他率领江州军自然是要为王师前驱的。

他弟弟,也是谢安的爹谢裒,他儿子谢尚都在这里。

他说的其实也是实话。

目前这种局势下,如果不是杨丰乱入,那么继续以司马氏为皇帝,维持着一个晋室正朔是最理智选择,要改朝换代就必然要陷入大规模内乱,皇位都是杀出来的。现在北方已经没了,南方本来就弱,如果还为皇位内乱,其结果必然是北方胡虏南下,那时候一个内乱中的南方是不可能挡住的。

然后汉人最后的避难所被毁。

当然,这只是拿出来说的,不能拿出来说的,是北方南下士族,需要司马氏这个正朔来获得南迁合法性。

以此从大义上压住南方士族。

再说……

这样的皇帝有什么实权?

还不是这些士族说了算?

真要是内乱杀出个强君,士族还不好受呢!

所以南朝在接下来都不需要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有这样的皇帝,那就一定要想方设法毁掉,最好就是懂事,能和士族高门共天下的。

“欺人孤儿寡妇!”

杨丰冷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