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内,灯火通明。
王正明将最后一页查证的卷宗合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账册是真的,每一笔都直指长公主的贪婪,那个年轻人的目的不详,但但送来的这把刀让他无法拒绝。
他为官半生,傲骨嶙嶙,最恨的便是这些蛀食国本的外戚勋贵。
扳倒长公主,不仅是为朝廷除弊,更是为当年含冤而逝的三皇子,出一口恶气。
“都准备好了吗?”他看向堂下几位心腹门生。
几人齐齐躬身:“老师放心,明日朝堂,必叫那端王府,无所遁形!”
王正明点了点头,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那里,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次日,金銮殿。
百官肃立,晨光透过雕花窗格,在金砖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朝会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气氛一如既往的沉闷。
就在众人以为今日又将平淡收场时,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正明,手持象牙笏板,猛然出列。
“臣,有本要奏!”
王正明不理会众人惊愕的目光,将一本厚厚的奏折高举过顶,声色俱厉:“臣,弹劾长公主,倚仗端王军功,大肆侵占永业田,逼迫良农,私设关卡,与国争利!此乃端王府恃功自傲,目无国法之铁证!请陛下圣裁!”
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奏折被内侍呈上御案,朝堂之上,瞬间炸开了锅。
官员们交头接耳,震惊、怀疑、幸灾乐祸的目光,齐齐射向长公主一派的官员。
宝座之上,皇上翻看着那本记录着累累罪证的奏折,脸色越来越沉。
他猛地将奏折摔在御案上,发出一声巨响。
“岂有此理!”龙颜大怒,“堂堂长公主,国之贵胄,竟做出此等无法无天之事!”
他目光如电,扫过下方战战兢兢的百官,最终落在长公主的兄长,当朝国舅身上,声音冰冷:“朕念及兄妹之情,对长公主多有纵容,不想竟让她骄纵至此!此事,必须彻查!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无人敢应声。
皇上的怒火仿佛烧到了顶点,他站起身,在大殿上踱了两步,忽然停下。
“长公主有失德行,其子陆亦琅,身为大将|军,亦有治家不严之过!”他话锋一转,抛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决定,“传朕旨意,宣镇端王陆亦琅,即刻回京,代母陈情,朕要当面问问他,他端王府,究竟还有没有把朕,把南国的王法,放在眼里!”
圣旨一下,满朝皆惊。
谁都听得出来,这哪里是代母陈情,这分明是要将那头盘踞在边关的猛虎,强行调回上京,锁进笼子里。
皇上看着底下众人各异的神色,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