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新的一周。
上午,周浩然如约去了电热水壶厂。
相比于前几次过来,他的心态已经变了。
因为他现在已经不是学徒了。
拿下了啤酒厂的订单后,他转正了。
不用着急签单了!
周浩然对销售这件事,有他独有的判断。
从长期来看,想把销售做好,一定得把关注点放在民企身上,这才是商品自由化流通的主要动力。
可短期来看,似乎跟国营单位合作,要更容易。
所以可以用“术”的策略,去跟国营单位合作,去签单赚提成。在民办企业那里,更多的去摸索“道”的可能性。
必须得把销售这件事上升到“道”的层次!
否则每次跑业务,都要他屁颠屁颠的去客户那里拜访,去挨个见不同的领导,去递烟、送礼、说着讨好的话,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复杂困境,去解决麻烦……
效率低不说,也实在不符合周浩然对自己的定位。
前几次来电热水壶厂,周浩然都希望尽快签单。
这次不一样了,他反而不希望签单太顺利。
可以慢慢磨。
签单不是目的,他想在签单的过程中,找到一些跟这个时代民企打交道的方式方法,找到一条可以“入道”的法门。
去了电热水壶厂,见到了王经理。
王经理苦下了脸,“周顾问,现在事情又变复杂了。”。
周浩然问:“怎么了?”
王经理道:“我这有两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周浩然笑着说:“我承受能力还行,你尽管说。”
王经理道:“一个坏消息,是总经理今天开早会,确定了接下来的推广合作商,他选择了《海港晨报》。”
“啊?”
周浩然一脑门黑线。
对这个年代的人真是很难理解,报纸的传播力,怎么能跟电视比?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那么多人都跑去跟报纸谈广告合作?
王经理接着说:“好消息是,下半年厂里的广告预算一共有25万元。跟《海港晨报》的合作,只用去了6万元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