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所谓的地毯式轰炸就是如此,为了能把某一片区域覆盖往往是投放多枚小威力炸弹而不是单独投放一枚大威力炸弹。
而之所以会这样自然是因为炸弹的冲击波是立体的,因此大当量的炸弹其冲击波都会向着天空而去,只有少部分作用到了地面。
并且同时,考虑飞机的装载能力,大型炸弹能装的飞机也不多。
所以,高脚柜这种五点四吨的炸弹,也是空前的大型号了。
为了装载这种大家伙,只能是瑛啯当时最大的轰炸机兰开斯特,并且因为长度太长,兰开斯特轰炸机还要改造炸弹舱,才能每次装一个。
兰开斯特轰炸机还得拆掉装甲板,为了飞得更高投弹。
高脚柜炸弹之所以这么长,本质上是为了使用目的设计的。
要知道二战期间,轰炸机投弹精度有限,没有什么激光制导,而无制导炸弹很难精确命中小目标,所以很多轰炸都是采用的地毯式覆盖。
如此在对一些特定目标,就很难做到精确摧毁。
对于这种情况,高脚柜炸弹的设计者巴恩斯沃利斯提出了一种地震炸弹的概念。
炸弹在地面爆炸,大量能量浪费在空气中,而空气对于能量的传递效果并不好,所以除非直接命中,那些坚固堡垒很难被摧毁。
但是,如果炸药在地下爆炸,土地会因为爆炸产生地震波,这些能能在地下传递效果比空气中好多了,即使没有精确命中,也能摧毁附近的建筑,这个就是地震炸弹的概念。
为了达成了目标,首先是炸弹要有足够的高速,高脚柜炸弹被设计成流线型,整体弹长比例细长,这样可以在自然下落加速。
设计投放高度在一万两千两百米,最后因为飞机条件所限,实际投放高度七千七百米。
要知道按照最初设计如果在米投放其末端速度能够达到超音速。
同时,为了能让高脚柜炸弹在高速落地时候不会被自己砸碎,头部进行了特别加强,有一个最厚处达十厘米的钢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