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战略上的致命失误

“上去帮忙,怎么帮和三野七纵的战士们一起挨炸吗?咱们又没高射机炮,上去只能是送死!好了吩咐战士们准备行动,咱们等下直接把徐洲的机场给端了。”

随着王根生的话,骑兵团就开始出动起来。

徐洲机场距离潘塘镇仅为八公里,因此王根生很快就赶到了徐洲机场。

不过王根生并没有立即动手而是用望远镜观察了起来,此时的徐洲机场正在给B-24轰炸机装弹呢!打算要不停歇的去轰炸潘塘镇的战场。

其实别看当时老鳉的空军拥有九百余架各型军机,但是大都是p51野马式战斗机,还有相当数量的C46型运输机和其它各类型号的侦察机和教练机,轰炸机仅有1百余架,且主要是B24,B25型战略轰炸机,这款战机主要的攻击对象是敌方纵深的高价值战略目标,在执行前沿打击任务时,作用并不理想。

然而当时解防区的工业化水平几乎为零,除了一些交通枢纽和屈指可数的工厂之外,并无多少高价值战略目标,所以老鳉的重型轰炸机其实并无多大作用。

且解防軍的主要补给方式是依靠大规模的人力和畜力,只有少量的摩托化方式,对燃料和路况的依赖并不严重,又大都是在夜间进行,所以老鳉规模有限的轰炸机群并不能对战争的进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而老蒋相当数量的战斗机群也根本找不到相应的对手,因为解防軍当时根本没有空军,即使客串对地攻击机,也存在着载弹量小,战斗半径短,航速过快等短板。

再说当时解防軍施行的战术往往又都是突然性的伏击战和夜战,故老鳉的航空力量所起的作用就更加差强人意了。

并且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老鳉空军和其它米械装备一样,并未处于米军的作战体系之中,因此燃料,弹药还有零配件,以及其它的配套设施均依赖米援。

而当时杜撸们由于担心苏啯的介入,以及对老鳉的厌恶,因此在解防战争的中后期已经放弃老鳉了,这就导致其空軍无法有效地弥补战损,又由于经济危机而无力通过箱港大量购买,因此空军规模自然一再缩水,比如在长椿围困战中,连向守军空投补给的燃料和降落伞都捉襟见肘。

当然杜撸们之所以厌恶老鳉更加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杜撸们在最求连任的过程中被老鳉给狠狠的摆了一道。

当然老鳉的全面溃败除了被杜撸们背刺之外,其根本原因还是腐败所导致的经济崩溃,以及农村地区失去控制,导致粮食无法供给,供需关系断裂失衡。

毕竟除了在东苝,剩下的区域都是老鳉軍队掌管城市,而解防軍掌控大量的农村。

城市看着虽然很好,但是却犹如无根的浮萍,没有农村地区的粮食支撑,城市里几万乃至几十上百甚至是上千万人的城市人口吃什么,喝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