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体系化”作战思路

和彼得喝到大概晚上8点多,虽然对方还提出来可以去换个场子接着HAPPY,但陈江礼貌的拒绝了。

虽然老师给自己放了假,但对于纪律已经浸透到了骨髓里的中国军人来说,自我约束是必不可少的。

赵振国等人对于陈江的这一点就非常钦佩,这才是中国军人该有的样子。

秦栋其实一直都在酒店大堂的角落里等着他们回来,看到几人在8点多就回来了,也不由地长出一口气,他们代表了中国军人的形象,这几个小子万一要是在外面闹出了点什么事情,自己的麻烦就大了。

好在有惊无险,一晚上过去后,十几人很顺利的回到了学校。

后面的事情就比较容易了,课程学完后,就要开始最后的论文答辩,陈江琢磨了半天,选择了《关于未来战场体系化的思考》这一论文题目。

他先是请教了一下秦栋老师,结果秦栋老师对他这个题目很感兴趣,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令陈江获益匪浅。

有了班主任的支持,陈江一门心思的扑在了图书馆里查文献资料,好在学校图书馆的馆藏图书非常丰富,所以陈江能在里面忘我的学习,特别是一些海外军事专家的著作,更是令陈江思路大开。

论文答辩大会的这一天,国防大学的一众校领导都来了,规格相当的高。

由于前期已经交过论文的纸质版本了,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现场答辩。

第一个上台答辩的是一名海军中校,他围绕建设深海舰队,阐述了他的观点,那就是必须要加大力度推动舰艇现代化,尤其是早日建成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建议,引来所有人鼓掌叫好。

后面的学员依次上台,陈江他们寝室里第一个上去的是赵振国,他的论文题目是《新时代装甲兵的突击与防御》,这篇文章他很重视,也虚心的向陈江等人请教过。

从他们一线步兵的角度看,从作战处的角度看,还有就是从空军、特种部队的角度琢磨装甲兵的用途与未来发展,写下了这篇洋洋洒洒一万多字的论文。

他的主要观点是:在未来战场,装甲部队必须摒弃常规思路,不再拘泥于装甲突击等传统进攻模式,在未来无人机和反坦克武器越来越先进的将来,这样明目张胆的冲锋,无疑就是去“送人头”。

他指出,装甲部队始终是未来战场的进攻与防御的核心力量,必须紧紧依靠空中和地面火力的掩护,尽可能的提升其综合防护能力。从而能抵御反坦克导弹、无人机等多样化威胁,同时具备高机动性和火力压制能力。

要强化主动防护系统、小型相控阵雷达及爆炸反应装甲,切实提升装甲部队的战场生存能力。

当装甲部队随着大部队转入防御作战的时候,不能成为固定不动的“活靶子”,而是要配合小部队进行机动防御,提高阵地的防御韧性。

一句话,过去大规模使用装甲集群的办法已经不怎么适用新时代战场了,这次出国观摩外军演习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他自己也没想到,这篇论文竟博了个满堂彩,连校长听了他的论文答辩,都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赞许。

紧接着上台答辩的是齐桓,他的论文题目是《论未来战场的特种作战》,

如今他是A大队的一名中队长,回去后接任副大队长的概率很高,他需要从全局上考虑大队的未来发展方向。

经过陈江当年搞的信息化建设,让A大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后续的演习中,这个大队一直都是各支部队最头疼的存在,但齐桓深知,这还远远不够,因为陈江跟自己说过,西方发达国家的特种部队可不仅仅为演习服务,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作为地区冲突中的快速反应部队。

能最快抵达战场,以最直接最高效的手段达成战役目的,这才是特种部队需要做的事情。

而目前A大队还没有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因此他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如何把国内的特种部队都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代化升级改造,让他们与国际主流接轨甚至超越,这才是他们这一代特种部队人追求的最高目标。

现场的部分校领导就齐桓提出的设想,进行了提问,齐桓都能准确无误的回答出来,令诸位领导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