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说道:“下官最近几天,去仔细考查了一下。发现我们所挖的河道,稍稍修改一下路线,便可将河水引向邺城之北的低洼之处,再从低洼之处流回漳河。
不仅如此,还可以在河道沿途开挖十二条水渠,引河道之水用于灌溉农田。
如此一来,河道之水不仅对邺城构不成威胁,反而可以灌溉邺城北边的数千亩田地。”
“不错不错。”
王通大笑道:“不愧是本将亲自挑选的冀州刺史,这才上任,便为冀州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
公与心系百姓,处处为百姓着想,堪为众官楷模。吾有公与治理冀州,何愁冀州不兴!”
略一停顿,又道:“可传令幽州刺史张既,并州刺史步骘,让他们各送三万胡人奴隶来邺城,交给公与,专门用来修筑冀州各地的水渠和道路。”
“主公英明!”
沮授对王通深施一礼道:“有主公如此英主,实乃冀州百姓之富。”
稍一犹豫,又道:“不过,下官还有几个请求。”
“但说无妨。”
“属下听说并州和幽州的马匹和耕牛甚多,能否抽调一些送来冀州,分给百姓用于耕地?”
“何须抽调,直接让人带信给骞曼、步度根、弥加,让他们每人送五千匹马,一千头牛,用于冀州耕地。”
“属下亦想如幽州和并州一样,在冀州效法管仲之策,多建一些……胡女风情街。”
“这有何难,现在并州、幽州胡女太多,风情街上严重内卷……竞争激烈。派人通知步骘和张既,抽调一些过来便是。”
“属下还想如并州和幽州一样,给百姓普及铁制农具。现在冀州百姓的农具,铁制农具较少,很多百姓都还是使用石制和木质农具……”
“这有何难,楼烦尖山冶铁厂,采用高炉炼铁,效率极高,当前储备的铁锭也不少。想要多少铁锭你写个公文,由本将盖印签字,派人去拉来便是。
本将回头再跟现任并州刺史步骘说一声,让他再多派一些胡人去挖矿,多建几座冶铁高炉即可。”
“属下还想……”
“行了行了。”
王通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只要你提的要求,本将一概应允。你不必解释,不必细说。
写个条子,列个清单,本将信得过你,这一次,本将就闭着眼睛签字。”
“多谢主公!”
沮授见王通如此信任自己,再次深施一礼,声音有些哽咽道:
“主公对沮某的恩情,沮某就算将来老到牙齿全都掉光了,也不会忘记。请主公放心,属下必尽心竭力,使冀州繁荣娼盛!”
(备注:从此之后,又有了一个新成语……“闭眼签字”。)
……
接下来,便是讨论军事上的问题。
不出所料,沮授还是提出了“迟战”的建议。不过,却不是有多“迟”,而只是建议在两年之内,不要爆发大规模决战。
按沮授所说,冀州历经袁绍与王通的战争、袁氏三子之间的内战、王通夺取冀州之战,前后长达三年之久。对民生伤害极其严重。许多百姓逃离家园,许多耕地抛荒无人耕种。
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让百姓休养生息。而在这两年休养生息的时间里,也不是完全不能开战。小规模开战还是没有问题的,而那种十几万或几十万人马参与的大决战,则应尽量避免。
对于沮授的这个建议,王通深表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