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指出了问题,要求张文远等人在三个月之内完成整改。
随后他就返回了社里。
“三哥,你咋这么快就回来了?不是说要十天半个月吗?”
盘莲花见了男人还有点奇怪,对方说要十天半个月,结果一周的时间就回来了。
“这次的事情办的比较顺利,接下来会由双方派出的团队进行谈判,既然没我什么事,就早点回来吧。”
方唯笑了笑,拉着婆娘进屋休息去了。
翌日。
方唯召开了理事会会议,向大家通报了和江石月达成的几条原则。
“我们需要提升技术水平,还需要引进世界一流的生产线,这个难题只有通过外力才能解决。恰恰正隆控股有这个实力,因此,我才同意和对方进行谈判。”
“方支书,咱们想要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生产线,那对方图啥?仅仅是为了赚钱,其实有很多项目都可以投资,甚至还能赚更多的钱。”
各位理事已不是傻子,马上就想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江石月图啥?
实际上投资家电的回报率也就一般水平,现阶段有很多生意都比干这个更赚钱。难怪会引起怀疑。
“我调查过正隆控股的背景,这家公司的资金实力还是不错的。当年对方在香江开过电视机厂,后来迁到了内地,并卖给了当地的一家国企。
这笔生意江石月稳赚不赔,也让他尝到了甜头,我觉得对方在意并不是投资回报率,而是打算力推公司在香江上市,那样的话,他的投资收益就无法估量了。”
经过方唯的解释,理事们才搞清楚了江石月的目的。
不过他们对于上市没概念,只知道上市以后对方就可以择机套现,届时说不定能翻倍的赚。
“看来做生意也得有文化呀,瞧瞧人家的路数,我做梦都想不到。”
资本市场的事情对于这些理事来说实在是太遥远,大家笑着聊了一会,也就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方唯也没多说什么,既然理事会授权让他全权负责,他就会担起这件事的。在他的心里,不一定非要在明面上挂一个合资企业的牌子,能给江石月的股分不会超过20%。
回到办公室,工作人员进来告诉他,蔬菜大棚那边送来了一车板栗南瓜,说让社里的相关人员尝尝鲜。
“这帮家伙!”
方唯随即让工作人员去统计数量,以自愿为原则,谁需要多少先登记,到时候需要按照批发价交钱。
这样的话就不存在成本核销的问题,社员们也不会有意见。
工作人员去统计了一圈,几乎人人都愿意购买。买几个板栗南瓜回去给家人吃,也花不了多少钱,更何况价格上还有优惠。
方唯也买了一些板栗南瓜,拿回去交给了阿姐。
晚上。
阿姐就蒸了南瓜,阿公和孙道人都很喜欢吃,一个劲的称赞这种南瓜好吃。
“当然好吃了,板栗南瓜现在都是供应大城市,到了酒店,这一道菜卖的可贵了呢。阿公,道长,你们多吃点,对身体有好处。”
盘莲花笑眯眯的说了一句,板栗南瓜现在供不应求,培育的种子还没有彻底定型,所以目前市面上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独家生意就是好做,别看现在才是改开的初期,有钱人也不少。
就这样一道菜,只要和养生挂上钩,卖的贵也有大把的人点。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现在大家对于舶来品都带着滤镜看,只要是外来的就觉得是好东西。
实际上板栗南瓜已经完成了本土化栽培,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进口商品。
“老三,还有大棚搞出来的水果黄瓜也蛮好吃的,回头买些回来当水果吃。”
阿姐发话了,方唯赶紧应承下来。
方唯可不敢惹阿姐生气,对方在家里是很特殊的存在,说一句能当半个家那是一点都不为过。
这些年,家里多亏有阿姐操持,方唯和盘莲花才能一心放在工作上。两个孩子一点都不怕方唯,盘莲花也是雷声大雨点小,但阿姐只要一瞪眼,两个孩子就会乖乖的听话。
“马上又有新品种了,我打算培育小蜜瓜,要是能培育成功,你们肯定爱吃。”
一家人吃过饭就坐在堂屋里聊天,说实话,方家的家庭氛围还是不错的,几乎很少出现吵吵闹闹的情况。
小洁开学上了初中,斌斌考上了高中,家里比以往安静了许多。
盘莲花经常会感到不适应,突然想起来就忍不住要埋怨一句:“三哥,都怪你,你干嘛要答应小洁去县里上初中啊,在乡中学不好吗?”
“谁说乡中学不好了,要是不好,社里每一年还投入那么多钱?是小洁看着哥哥在县里上学眼馋,咱们总不能让孩子失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