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下塘大队这个榜样,瑶岭公社其他16个大队也先后召开了全体社员大会,结果都一样,绝大多数人选择了集体经济模式。
全体社员大会的表决是有效的,在全县顺利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瑶岭公社变成了一个“异类”。
黄志刚大发雷霆,倒不是对方唯等人有什么意见,他只是新官上任就遇到了这种事情,感觉不好向上级交待。
曾庆在接到报告后,把自己在办公室关了半天的时间。
无论他怎么想,都想不到一个好办法既能让下塘大队保证稻种的生产不受影响,又可以顺利的分田到户。
最终,他向省里做了检讨,委婉的建议应该允许有“异类”的存在。
省里的态度很明确,高产稻种的生产不能停滞,大家应该尊重瑶岭公社各大队的选择。但此事不宜宣传,更不能鼓励。
消息传到新林县,黄志刚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春节前。
协调小组召开了春节生产计划会议。
在会上,有不少大队的负责人提出来了深化【互助协调小组】的职能,逐渐向专业化农业合作社转变的提议。
“方支书,我们观察了其他公社分田到户后的情况,土地承包出去,各家各户除了完成公粮任务,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根本不受控制。
实际上各大队和各个生产队的智能已经瓦解,他们把农机和农具都分了下去,留存的种子也分了出去,多年的积累业已不复存在。”
说起最近出现的新问题,大家都摇头叹息。
不能说人家的选择是错的,但就瑶岭公社这些大队而言,他们看着都心疼。
“是啊,方支书,我们不管别人,但我们自己已经成了别人嘴里的‘异类’。所以咱们最好是抱团取暖,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任何的风浪。”
“我觉得农业合作社就挺好,既然咱们的目标都是发展集体经济,为什么不合在一起呢?人多力量大,我们希望你能当这个火车头。”
看来各大队都想通了,大家的育种工作都是依附方唯才能持续下去,而且大家已经合作了这么长的时间,风风雨雨,彼此之间也都建立起了信任感。
这个时候不能各自为政,而是要拧成一股绳,共同发展。
农业合作社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这就很完美的避开了一些陷阱,大家都觉得可行。
“各位,你们是不是太着急了?咱们刚刚拒绝了分田到户,现在马上又要搞一个超大型的农业合作社,会不会弄巧成拙?”
方唯的心里很感动,感动来自于大家的信任。
但同时他又有些犹豫,这么做会不会步子迈的太大,到时候会遭遇强力的压制?
大家一听也都有些担心,纷纷交头接耳评估这么做的风险。
“怕条卵,咱们硬顶着不分田,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异类,再多一条‘罪状’又能怎样?”
其中一个大队的支书性子比较暴烈,属于那种不服就干的性格。
但他的表达,话糙理不糙,实际上从最一开始大家就已经没了退路。
“对!咱们其实没必要再小心翼翼的。既然农业合作社是合法的,那咱们为什么不能干?我同意这个提议,会议结束之后咱们就申请!”
方唯顿时被激起了雄心壮志,既然自己已经选择了这条路,那就不要瞻前顾后,应该义无反顾的往前冲。
他接纳了众人的建议,作为发起人向县里申请成立【瑶岭种业农村合作社】。
各大队随后开始清产核资,详细计算出农田、林地、滩涂的面积,以及农机农具的残值,最后才是账面上的现金和债务。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合并,大家拿出来所有的家底,然后计算各自的资产收益占比。
方唯拒绝了给予他个人的15%收益,而是将自己拥有的技术授权给下塘大队无偿使用,下塘大队等于是拥有了15%的技术股份。
资产收益占比其实也就是股份,只不过现在的提法不一样。
方唯想把瑶寨拉进来,但有人拦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