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领导能体谅他的难处,并没有给他施加压力。
所以他见了肖奇峰才会这么说。
“齐主任,我已经放弃引进技术了,我只是想让方支书还给我们提供育种材料,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他手里。这么做,不算过分吧?”
肖奇峰依然是不急不躁,试图说服齐海洋。
齐海洋考虑了半天,显得很犹豫。
“要不这样,我带你去见武主任,你和他说。这件事只能找他,找别人都没用。”
“好!那就麻烦齐主任了。”
肖奇峰也看出来了,武耀阳在当地的威信很高,齐海洋明显得听人家的。
他便不再啰嗦,跟着齐海洋去了武耀阳的办公室。
而方唯并不知道这些事情,他其实并不排斥和肖奇峰合作。他虽然和对方不熟,但就事论事,他觉得对方才是真正做大事的人。
以前他也曾经看好过常温元,但对方经历过挫折之后,似乎变得有些急功近利,【清河一号】的推广工作不见得会很顺利。
本县的格局已经形成,他不可能再在县里寻找合作伙伴。
但是,方唯觉得肖奇峰这个人有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如果在一起合作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最终他还是拒绝了对方,所以多不如少一事,推广高产稻种的事情也不急在一时,总会有办法的。
翌日。
武耀阳来到了下大唐大队,检查农业生产的情况。
他先带人去了禽舍,目前全县的鸡苗都由下塘大队在供应,为了这件事,队里连鸡蛋都不分配了。
“不错,你们的工作做得很扎实,值得表扬。”
武耀阳口头表扬了禽舍的工作,然后去二队的农田看了看。
随后,他单独和方唯在外面走了走,问道:“你对陈州农业局提出来的合作方案,有什么看法?”
“也许是好事,但我这边能没有多余的力量再给他们培育育种材料,除非我不给县里的育种基地供货。”
方唯已经考虑清楚了,他不想跟肖奇峰合作。
所以当他听到武耀阳的问题的时候,毫不犹豫的拒绝跟肖奇峰合作。
武耀阳之前差不多被肖奇峰说服了,但方唯提到县育种基地的供货问题,他顿时改变了主意。
和别人合作的好处有限,本县的育种基地才是重点。
“那就算了,咱们还是先顾好自己吧。”
武耀阳只能在心里对肖奇峰说声对不起,然后就把这件事轻飘飘的抛在了脑后。
随后,他又去一队看了一下。
“一队的【农优58】稻种长得不错呀,说实话,要不是因为我了解你这个人,我甚至都会以为你藏了一手。”
武耀阳不是一个糊涂的人,他这句话意有所指。
“武主任,你就放过我吧。你以为培育这种粳稻杂交水稻很容易?出除了瑶寨,我在大队悄悄的试验了好几年才取得了成功。
另外我在别的地方也进行了试验,但是很可惜,无一例外都失败了。杂交水稻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确定性,我也没办法。”
方唯两手一摊,直接摊牌了。
他可没有说假话,如果没有属性的加持,他手里的几款高产稻种,在别的地方都不可能培育成功。
【YX-032】稻种是个例外,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普适性,还得由他这边提供育种材料。
打个比方,这就是一个半成品。
使用常规方法培育杂交水稻当然可行,但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一个不算很成功的先例,那就是【清河一号】。
【清河一号】的问世有其偶然性,但这种稻种的口感不太好,抗性差、如果没有很好的改进,那么其价值并不大。
“唉,真是可惜!”
武耀阳紧盯着方唯的眼睛,在确定了对方不是开玩笑之后,忍不住长叹了一声。
实际上他的心里还是有点暗爽的,别人搞不出来,就意味着新林县坐实了“育种专业县”的名头。
卖粮食哪有卖种子划算,数倍乃至十几倍的差距,用不了几年就能让新林县坐上“富裕县”的宝座。
对于一个有抱负的人来说,还有比这个成绩更耀眼的吗?
他肯定以后都不会再刨根底了,方唯有没有留一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改变了全县的落后面貌。
中午。
武耀阳一行人在二队食堂吃的饭,其实现在应该叫大队食堂才准确,只不过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叫法。
“你们大队除了二队,这一季都在生产【农优58】稻种,那么接下来的【南光二号】次一级稻种,交给谁生产?”
武耀阳的心情不错,特意喝了几杯米酒。
大家下乡检查工作会很疲劳,喝两杯酒去去乏倒没什么。
县领导下乡的时候,在队里吃饭很正常。但他们吃饱喝足之后,该交现金和粮票都得交,县领导也不例外。
突然,他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忍不住问了一下方唯。
“瑶岭公社所有的大队都在培育稻种,多出来的份额我不管,由你们领导考虑,要不然我又得被人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