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高兴坏了,如果猪肉通过关系还能买到,鸡鸭甚至是鸡蛋都还好说,而花生油就很难搞到了。方唯这个电话等于是卖了他一个人情,他可不敢怠慢。
稍后,吴迪就派了几辆车过来,一共拉走了2.65万斤花生油。
队里收入了2.12万元现金,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双方关系又拉近了一步,吴迪派车来的同时就带来了一批次品布和布头。
这次布匹的数量有点多,方唯通知瑶寨拿了一些回去,足足够寨里每人做一身衣裳。
剩下的布分给了大队的社员和知青,大家都抢着要。布匹是需要交现钱的,次品嘛,很便宜,去外面根本买不着。
随后,瑶寨买走了1万斤花生油、田炳义生产队买走了1万斤花生油,煤矿买走了3万斤花生油,水泥厂买走了3万斤花生油。
再次卖出去了8万斤花生油,收入6.4万元现金。
花生油还剩下2万斤库存,这个不准备销售了,暂时留着。
方唯想的还挺美,以后遇到需要搞关系的事情,就用花生油开路,不信人家不动心。
结果,县里搞后勤的何主任拿着武耀阳的条子跑来找他,让方唯无论如何也要给县机关食堂销售一些花生油。
“方队长,你是不知道啊,我们也经常搞不到物资。有时候大家都在骂,说菜里没有一滴油,是不是都让我们这些人给偷吃了。”
何主任一见面就开始卖惨,但对方并没有说假话,机关食堂的物资根本不富裕,和很多人想象的并不一样。
方唯能理解,他在机关食堂吃过饭,伙食也就那样吧。
“好吧,看在武主任的面子上,最多给你们卖1万斤花生油。”
一两千斤花生油实在拿不出手,方唯咬咬牙,给了对方1万斤花生油。
库存还剩下最后的一万斤,他决定了,谁来了也不给,就放在库房里留着。
队里再次收入了8000元现金,花生油的事情就告一段落。
队里还有89.5万斤普通黄豆,现在的价格已经回落到了每斤0.63元,在圩市上也只能卖到每斤0.8元。
想当初,一斤黄豆卖2元还抢不上呢。
方唯决定给大家分黄豆,标准和花生油一样,二队平均每人100斤、其他生产队平均每人80斤,一共分出去了16.68万斤黄豆。
剩下的72.82万斤黄豆,归入了库存,以后可以慢慢在圩市上出售。
另外,逢年过节给社员们分豆腐,是队里的惯例,消耗的黄豆也不在少数。
至于烤烟就简单了,边角料留下来,喜欢抽烟的社员低价买回去,可以抽一年。
这些边角料都是不计入产量的,不用担心有人来找麻烦。
90万斤上好的烤烟卖了225万元,这可是经济作物当中最大的一笔收入。
至此,除了跨年底的油菜以及养殖的那些东西,今年的收入基本上已经锁定。
这一年方唯做了不少事情,各个生产队的道路连成了网,全部山林的植树造林工作取得了开门红。
【YX-032】稻种的常规育种看到了曙光,重头戏是将陈麻子等人打落深渊,死对头已经万劫不复。
方唯决定歇一歇,不光他需要休息、社员们和知青们也需要休息,所以农闲时节就不搞什么大工程了。
“莲花,厂子最近的生产任务紧吗?”
吃晚饭的时候,方唯问了盘莲花一句。
他最近也没去竹器厂巡视,还真不了解厂里的情况。
“还好吧,下半年的订单很平稳,生产任务比较好安排,基本上没有积压的订单。”
盘莲花吃了一口【辣椒炒小河虾】,突然发现自己的饭量变大了。
她其实很聪明,虽然在竹器厂上面并未投入太大的精力,但所有的情况都在她的脑子里,一点都不会错。
吃过饭,盘莲花去烧水给小宝洗澡,方唯溜溜达达出了门,去大哥那边坐了一会。
“老三,竹器厂的发展是不是到头了?我让刘会计算了一下,他说厂子今年最多30万元利润,没什么大的长进啊。”
两个孩子都在外面上学,家里就剩下两口子,倒也清闲。
方唯进门的时候,方平正悠哉悠哉的在抽烟,眼睛微闭,实际上脑子里在想竹器厂的事情。
见到三弟,他就直接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这才哪到哪儿?之所以你会有厂子发展停滞的错觉,主要原因就是新增订单量不够。
竹器还好说,竹家具属于耐用品,而且现在大家都不宽裕,销量自然会受到限制。
而我们的销售策略基本上都是依靠口碑效应,占有市场的速度慢,因此才会形成眼下这种局面。”
方唯上一辈子搞过销售,自然清楚这里面的门道。
说白了就是厂子开拓市场的能力较弱,坐在家里等着客户上门,新增订单当然少了。
不过受限于当前的经济环境,能采用的营销手段不多,但派人去更多地方主动推销还是可以做到的。
只不过厂里没有这样的人才,能维持住就不错了。
“老三,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方平显然对竹器厂很上心,野心也比较大。
“回头去县里打听一下,要是有什么订货会,可以派人去参加。另外可以多增加一些品种,其实生产竹筷子也蛮不错的。”
方唯笑着回应了一句,一家小型的社队企业,经营上必须要灵活。
而且销售上更要主动出击,总等着人家的订单送上门,肯定发展不起来的。
“竹筷子?那是不是还要增加生产设备?可咱们这里还没通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