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应了一句,没有给侄子太高的期望值。
随后,其他生产队也报了一些参与选拔的人员资料到大队。
下午。
方唯召集大队干部开会,经过大家的评议,最终决定把方涛和大队小学的铁燕红老师,上报到公社。
其实方涛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初中毕业生、自学了全部高中的课程,还是生产队的壮劳力。
另外,他的见义勇为行为,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加分项。
最终,方涛通过了公社的选拔,拿到了瑶岭公社两个推荐名额中的一个。
最后一关在县里,不过这一关主要是个人和家庭的背景审查,一般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老三,你这么搞不会对自己产生什么不利影响吧?”
走到这一步,方唯才把事情整个过程和大哥说了一下。
方平听了首先是感到高兴,他让田桂花多炒了几个菜,把方唯一家都喊过来吃饭。
喝酒的时候,他回过味来了,三弟这么干别人会不会有意见?
“有啥意见?我这是举贤不避亲。涛涛的思想品格没得说,论干活也是同龄人当中的佼佼者,更何况这孩子天生爱学习,有几个人能像他一样出了校门还天天学习的?”
方唯却不以为意,对于这件事来说,只要是利益相关者,无论他怎么做都会有人不满意。
再说了,推荐自己的侄子怎么了?不服气大家比一比,在公平竞赛的前提下还不是方涛胜出。
他并不在乎别人会怎么说,除非侄子真的是烂泥巴扶不上墙,否则他还是一样会拼尽全力为侄子争取一个机会。
“小弟,这次的事情多谢你了。不管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你对涛涛的情谊我们都会记在心里。”
田桂花很难得的主动和方唯喝了一杯酒,她高兴呀,儿子有出息她也感到很光荣。
至于别的事情她也想不了那么多,为人父母者,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往往都是自私的。
“一家人不讲这个,大家等结果吧。”
方唯干了一碗酒,然后摆了摆手,示意一家人不必客气。
吃饱喝足之后,他和盘莲花、王竹韵带着小宝回到了自己家,盘莲花看起来有些心不在焉。
方唯很快发现了对方的异常,便问道:“莲花,怎么了?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工作上遇到了问题?”
其实,盘莲花的身体一向很好,两口子每天早上起来都要练一会养生功,而且经常干活,身体都不错。
竹器厂现在进入了发展的平稳期,订单较充足,一年下来怎么着也能有30万元左右的利润,按理说也不会有啥困难。
方唯觉得很纳闷。
“三哥,不是你想的那样。涛涛有出息,我也很开心,这不想到了咱们的小宝,我很发愁啊。咱们这儿也没有幼儿园,你我平时的工作又忙,谁来教孩子认字?”
原来是盘莲花在操心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显得心事重重。
大队没有幼儿园,她在县里见过,当时就觉得能上幼儿园的孩子真幸福。
这件事暂时无解,他们也不可能搬到城里住,另外还有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限制,上幼儿园的事情想想也就算了。
但孩子的启蒙教育不容忽视。
“也对,小宝到了来年就三岁了,是应该学些东西。这样,实在不行可以让关老爷子给启蒙,老爷子还是有一些学问的,教孩子读书认字肯定没问题。”
方唯的心里一动,考虑是不是应该在大队搞一个幼儿园。
不过这事儿八字还没有一撇,所以他也就没提,只说实在不行可以情关老爷子当孩子的启蒙老师。
关崇阳的国学底子深厚,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教孩子认字自然没问题。
盘莲花一听就乐了,忙不迭的点头,觉得这个主意好。
过了两天。
方唯和大队干部在一起探讨了一下开办幼儿园的事情,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说明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但既然大家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他就把这件事先放了下来。
幼儿园是一定要办的,他得先找好老师,然后才能继续。相比让孩子上事实上的“私塾”,他更倾向于让孩子上幼儿园。
方唯觉得自己不能把孩子的童年给抹杀了。
时间匆匆。
转眼到了端午节。
家家户户开始包粽子,当地的碱水粽子还是很出名的。队里不缺糯米,以前不管哪个生产队都种一些,仓库里到现在还存着三万多斤呢。
糯米用不了多少,接下来分猪肉才是大头。
“虎子,先给大家把鸡蛋分了,然后再杀猪。今年上面盯得紧,杀70头猪意思一下。”
过节分猪肉是二队的传统,方唯把这个传统又带到了大队。
不过今年的形势的确不好,连个人养鸡养鸭都取消了,所以就减少了分配的总量。
“一次杀70头猪还说是意思一下,三哥,我看你是真的飘了。”
郑虎一听,撂下一句话就跑,不跑他怕三哥会揍他。
实际上70头猪听起来不少,但全大队2000来人,每人能分10斤猪肉就不错了。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