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车祸,尖锐的问题

“油茶树的种植面积争取在三年内扩大一到两倍,板栗树的栽种数量在三年内力争达到5万棵左右。

另外草药的种植面积也要扩大,一方面大力引进适合栽培的草药品种,另一方面要从大山里寻找一些珍贵品种进行移栽。”

他对育林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高青山把这些要求都记录在了本子上。

趁着插秧之前的这点空闲时间,育林队全体动员,加大了树苗的培育的力度。

另外大队还下发了通知,禁止任何人在山林里乱砍滥伐,砍柴有规定的区域,超出区域砍柴也会受到处理。

时间匆匆。

下塘大队又迎来了分鸡蛋的时刻。

如今的【1号禽舍】的鸡存栏数达到了8000只,平均每个月产蛋量在9000斤左右。

给社员和知青分配的鸡蛋数量大约在3000斤左右。

这个一共产出了9023斤鸡蛋,存库留了1000斤,给大家分了3023斤,对外销售了5000斤。

队里又有4000元现金进账。

【产出鸡蛋,点数+9023,总点数:721725点。】

按照方唯的计划,等各队的植树造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之后,会在寻找合适的地点,建设【7号禽舍】用于养鸡。

【1号禽舍】已经有8000只鸡了,继续扩大规模也最多到10000只,再多就不合适了。

所以,另外寻找地方新建养鸡场就很有必要。

方唯随后和大队干部碰了个头,提出了新建养鸡场的计划,所有人都很支持。大家的底气就在于粮食的产量高,有了粮食,干什么不行?

养鸡养鸭养猪,下塘大队从不缺饲料,因为粮食上交的越多,饲料的奖励就越多,平价饲料几乎是敞开供应,这样的条件在当下可不多见。

而方唯的底气就在于指定的设施有属性加成作用,别人担心鸡瘟,他不用。别人担心母鸡的产蛋率低,他也不用。

鸡鸭也好,生猪也罢,吃得好而且吸收率高,其他各种抗性直接点满,生长速度还快。

有这么多有利条件不好好发展养殖业,真说不过去。

“那就这样决定吧,修建【7号禽舍】的任务交给副业队,尽快完成。”

安排好任务他就不必操心了,等新禽舍完工之后他会去检查,如果出现问题,副业队肯定要挨板子。

开完会,队干部都去各忙各的事情,方唯也打算去三队和四队转转。

正准备出门,魏光华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脸色可不大好。

“方队长,出事了!唐主任昨天下乡检查工作,今天一大早往县里赶,在田家岭路段出了车祸。人送去了县医院,我来之前听说还在抢救。”

这个消息对于郑先发和魏光华来说,相当于当头一棒。

二人严格说起来都属于唐泽一手提起来的干部,郑先发在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去了县里,然后让魏光华来通知方唯。

方唯也懵了,别看他有时候会觉得唐泽软弱,但其实心里很清楚,对方不知道为他为二队挡下了多少风雨。

“怎么会这样?不行,我要去县里。”

方惟有点慌神,一时半会儿有些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他随后慌慌忙忙的去把孙道人喊上,让邓元恩亲自把他们送到县里去。

魏光华走不开,郑先发不在他就得在公社坐镇,所以过来传递了消息之后,就返回了公社。

“老三,你拽着我去县里也没用,你都说了是车祸,急救得靠医院,我不擅长这个,要是等以后出院了,我倒是可以帮病人调理一下身体。”

孙道人跟着方唯坐在拖拉机的车厢里,一路“突突突”的直奔县城。

他觉得方唯已经慌了神,想通过聊天转移一下对方的注意力。

这个时候不能慌乱,人已经在抢救了,着急也没用。

“嗯嗯,咱们先去看看情况再说。”

方唯走到半路上才冷静了下来,他知道有些事可能已经注定,自己再着急也改变不了什么。

等他赶到医院,连手术室的过道都能进去。

郑先发看到方唯之后就把他拉到了一边,说道:“之前是我考虑不周,你来了也没啥用,回去吧。这边一旦有什么情况,我会魏驼子及时通知你。”

方唯点点头,但没动地方。

他就在医院的院子里等着,等了好几个小时,唐泽才做完手术。

据医生说,病人要是能度过72小时最危险的阶段,性命就基本上保住了。但是,由于病人的伤势很严重,恢复期可能长达半年以上。

方唯知道这几天见不到唐泽,随后就和孙道人、邓元恩一起返回了队里。

过了几天,上级决定让武耀阳临时主持工作,暂时取代了唐泽的位置。

方唯随后又去了两趟医院,由于病人的情况不太好,没让他去病房探视,等于是白跑了两趟。

接下来,队里迎来了插秧工作,他也没时间再去县里。

整个下塘大队再次忙碌了起来,各队的插秧时间并不一致,首先是8队到12队插秧。郑虎组织了其他生产队的壮劳力前去帮忙,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插秧工作。

这就是人多带来的好处。

紧接着是4队到7队开始插秧,依然是调动了大队的部分壮劳力前去支援。

最后才轮到一队、二队和三队,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整个大队的插秧工作就顺利结束。

这期间,郑虎调动了各个生产队、以及副业队、育林队的人员进行了支援,充分体现了人多力量大的优势。

如果在以前生产队核算制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这么干的。只有实行了大队核算制,才能一次组织动员上千人进行集体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