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家有四个人,一趟下来至少可以采摘300斤枇杷果。忙活了几天,他们几个一共采摘了2000斤枇杷,就不再进山。
方唯家和大哥家一人一半,正好是一家1000斤。
家里留了一些给来吃,剩下的果子盘莲花和田桂花拿到圩上卖了,各自收获了200块钱。
接下来就是采摘队里的板栗和油茶籽,这可比进山采摘容易多了。
【采摘枇杷果,点数+700】
【采摘油茶籽,点数+31800】
【采摘板栗,点数+210000】
【总点数:1344964点。】
接下来,队里给大家分了野生板栗,平均一个人10斤,剩下的由方文书和刘会计带人去圩上卖。
野生板栗不多见,销售很火爆,没几天的功夫就全部卖完了,一共收获了19650元。
队里种植的板栗由于数量太大,真没办法零售,只好全部交给了收购站,共收获了65100元。
这两笔收入加上之前卖草药的收入,合在一起就是20.805万元。
作为队里的副业收入,这笔收入其实很可观。
不知不觉间,二队的副业收入在连续攀升,经济林和林下种植初见成效,未来会越来越好。
今年油茶籽大丰收,从野外采摘回来的油茶籽和队里自产的油茶籽,加一起有7万余斤。
油茶籽经过脱粒、晾晒、上锅蒸等工序,开始榨油。一共榨出来21210斤茶油,平均每个人分了50斤,剩下4210斤归入了库房。
方唯一家人分到手160斤茶油,一年都吃不完。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知青来说,就是从地狱到天堂的反差。当时去山里采摘有多痛苦,现在领了茶油就有多幸福。
没有足够的食用油,做什么菜都不好吃。
楚琳琳领了55斤茶油,终于超过了平均数。主要是因为她的接待工作做得很出色,起码有超过半数的知青还拿不到平均数呢。
姜霞作为知青小组的组长,同样到手55斤茶油,她的工作也干得不错。
两个小姑娘在一起搭伙,110斤茶油吃到明年这个时候都吃不完。难怪她俩见了谁都笑眯眯的和人打招呼,心情确实非常好。
于浩分到手60斤茶油,梁雪琴分到手45斤茶油,加一起就是105斤茶油。
两人同样在一起吃饭,这两天做菜,梁雪琴也敢放油了。每当她回想起来之前那段缺肉少油的日子,就觉得自己来二队是人生中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
社员们反而没有太大的感触,毕竟已经习惯了嘛。
“三哥,我发现咱们一年到头忙来忙去的,就为了一张嘴。”
忙忙碌碌的二队再次安静了下来,郑虎上去跑到方唯的办公室,摆出一副很有感慨的样子。
方唯不禁乐了,说道:“吃穿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也是最大的需求。能吃饱饭是安居乐业的第一步,以后要做的事还多着呢。”
“那是,那是。三哥,什么时候再请人到队里放场电影看呗,大家从早到晚忙不个不停,给他们也找点乐子。”
郑虎的思维是跳跃性的,从人的基本需求问题一下子又跳到了精神需求的层面。
说实话吗,这年月农村基本上就没有文化娱乐活动。
村里到现在还没通电,天黑之后都不知道该干啥,多数人都是选择早早上床睡觉。
“放电影?回头我问问。”
方唯回想了一下,上一次看电影还是结婚之前的事情,现在孩子都能满地跑了。
于是他点了点头,答应去公社问一下。
结果还没等他去找郑先发,郑先发就来到了队上。
和他一起来到二队还有施工队,县里答应的修路的事情终于有了着落,正式开始动工。
这段时间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少了一些,但并不是没有。
好在二队已经有了经验,接待的事情全部交给了于浩和楚琳琳,方唯这个队长都很少露面。
要是来一波人他就去陪同几天,那他什么事都别做了。
“队长,和你说件事,咱们队里的食堂和代销点,居然盈利了。”
这天早上,刘会计找到了方唯,和他讲了一件搞笑的事情。
食堂给参观学习人员供应饭食,本来是打着持平就行的主意,结果在不知不觉间居然有了盈利,难怪刘会计会当做一件趣事来告诉方唯。
代销点赚钱没啥好说的,进销本来就有规定的差价,就算没有外来人员也会死盈利的,最多是盈利多少的问题而已。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