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都安置在集体户上,以后招工、回城都很方便。
要求调到其他的生产队的情况比较少见,但也不是绝对没有。更何况小姑娘的理由很充分,她说以后必定会嫁给于浩的。
说实话,现在像梁雪琴这么胆大的女知青挺少见。
等再过些年,一帮小屁孩都长大成人了,在农村插队呆久了,个个都变成了老油条。
到了那时,公社干部见了他们都得绕路走。
“有意思,哈哈!虎子,你去和于浩讲,我同意接收梁雪琴。但是,如果以后两人注定无法结婚,梁雪琴就必须哪来的回哪儿去。”
方唯笑了起来,然后告诉郑虎去把这事办了。
于浩和梁雪琴以后能不能结合在一起他不知道,但他也算对得起于浩了。
不过现在这年月谈恋爱基本上都是奔着结婚去的,凡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事情很快办妥,梁雪琴让于浩带着自己,到队部向方唯、郑虎、赵金生等人表示了感谢。
“小小年纪做事面面俱到,比于浩强。”
方唯感叹了一句才突然意识到,二队的男知青是不是很吃香?
要是以后外面的女知青都想嫁给二队的男知青,队里是不是还会增加人口?
于是他赶紧去找魏光华和郑先发,声明以后再想调到二队,除非是领了结婚证的,否则不予办理。
于浩和梁雪琴的事情,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郑先发笑得不行,说道:
“小秀才,我让你做烂好人,现在知道怕了?行,以后就按你说的办,不管是谁申请调到二队,我这关帮你挡住。”
事实上想早早结婚的知青并不多,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惦记着回城的事情,没多少人愿意彻底扎根农村。
知青和知青还好,如果和当地人结了婚,恐怕再也回不去城市了。
所以到目前为止,二队谈恋爱的知青只有于浩一个,暂时还没有发现相同的情况。
方唯在郑先发这里呆了一会,又去供销社买了一点东西,然后就直奔县城。
从县城乘班车去了陈州,然后再坐火车去了省城开会。
在本次会议上,方唯进行了【杂交水稻改变未来】的主题发言,呼吁省里加大投入,大力推进杂交水稻育种技术。
既然当了这个代表,他就希望自己能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方唯的发言得到了普遍的关注,粮食生产一直都是重中之重。除了前两年有所放松之外,其他时候所有人都很重视这项工作。
“方唯代表的发言切中要害,希望大家要好好学习,全力支持我们的农业生产。”
各方面都很重视方唯的发言,在会议期间还专门将发言稿打印出来,组织大家讨论学习。
很多人都在谈论“杂交水稻”,既然有了方向性的东西,那么大家也就有了努力的目标。
省农业厅牵头,组织相关的科研院所在接下来几年,重点突破“杂交水稻育种技术”。
二队又多了一块牌子,【省农业厅杂交水稻育种示范基地】。
省里专门给二队拨款100万元,要求二队做好接待学习交流人员的工作。
“三哥,咱们又多了一块牌子啊?啧啧,省里还蛮大方的呢,一下子就划拨了100万元。”
“这笔钱可不是随便花的,上面要求专款专用。这是把咱们二队当成了教学基地,让咱们把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传播出去。”
方唯回到了二队,同时还带回来一块新的牌子。
这件事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就是二队今后不仅得到了地区农业局的支持,同时还得到了省里的支持。
队里需要的物资、农具、农业机械等,都不会缺,即便是县里想卡都卡不住。
弊端就是二队以后恐怕不得清净了,全省范围内来参观学习的人员络绎不绝,必然会对队里的生产以及社员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利远远大于弊。
方唯把带回来的牌子、会议资料等东西放在了办公室,和郑虎等人聊了一会,这才提着包回到了家里。
“爸爸.抱抱”
小宝看到方唯,直接扑了过来。
孩子长得很快,已经一岁多了,会走会说话,就是说不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