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像楚琳琳,挑着担子还有点走路不稳,每次挑的肥料数量也只有别人的一半。
“妹子,要加油哦。”
“我给你说,你在肩膀上垫块布,要不然肩膀会被磨破的。”
走过身旁的大姐大妈,好心的给楚琳琳出主意,楚琳琳咬着牙硬是坚持了下来。
姜霞也好不到哪儿去,都是一帮没怎么干过活的学生娃娃,只有尝尽了苦头才能把农活干好。
当然,干农活也和自身的身体条件有关,这个就没办法了只能慢慢来。
男知青要好一些,但看跟谁比。跟壮劳力比,他们就是个渣渣,能超过半劳力就不错了。
一天下来,知青们累得腰酸背痛,但每天晚上还是坚持开例会。
例会的作用不仅是总结经验教训,还有心理疏导的作用。所以方唯和郑虎都来听过几次,也时不时的鼓励大家两句。
相对于艰苦的地方来说,二队的生活水平要好很多,这也是大家能坚持下去的物质基础。
清晨。
知青们就爬起来开始洗漱。
“琳琳,走了,去吃早饭。”
这几天,队里一如既往的开始吃大锅饭。这是知青们的最爱,毕竟不用自己动手还能节省粮食。
姜霞收拾利索,就喊上楚琳琳直奔队部。
队部门前早已支起了三口大锅,田桂花和一群女人正在忙活。
红薯粥、白面馒头加上经过炒制的咸菜,看着就很诱人。尤其是咸菜里还放了少许的腊肉丁,吃起来香辣爽口,很下饭。
“咦?今天还有咸鸭蛋唉.”
两人来得早,很快就到了跟前打饭。
楚琳琳甚至都没有看到排在她们身后的方唯,眼睛里只有咸鸭蛋。
姜霞正好回头看到了方唯,赶紧笑了笑,然后扯了扯楚琳琳的衣襟,意思是让她不要这么丢人。
其实她也想吃咸鸭蛋,但也不用喊出来嘛。
方唯装作没听到,年轻人嘛还是活泼一点的好,要不然整天死气沉沉的像什么样子。
打好了饭菜,方唯和盘莲花端过去坐下,王竹韵带着小宝正等着呢。
队里的大锅饭并不局限于今天干活的人,大人小孩五保户都能来吃,而且不需要记账。
王竹韵是个例外,但她长期成生活在村里,大家都把她当做了二队的一份子。
吃完饭,该上工的上工,该回家的回家。
生产方面的事情有郑虎管理,方唯基本上不用操心。他随后上了山,来到了【1号禽舍】这边。
“罗工,咱们已经引进了多少只小鸡了?”
“截止目前已经有1200只小鸡,过两天还有一批小鸡到货,大概有1000只。”
养鸡的事情进展很快,现在天气也慢慢变得暖和起来,引进小鸡正当其时。
方唯在罗工的陪同下,在禽舍和周围的场地转了一圈。
这块山林可不小,别说养3000只鸡,养10000只都还显得很宽敞。
几个知青在打扫禽舍,然后将清理出来的杂物和鸡粪,用板车运送到【堆肥场】去。
其实手扶拖拉机也是可以上来的,只不过现在是农忙时节,拖拉机不够用,只好使用人力了。
农业生产要考虑的事情的很多,副业除了能赚钱,最好是能和农业生产形成互补。
比如像养鸭,可以实现“鸭田共生”,鸭子会吃掉农田里的害虫,产生的粪便还可以肥田。
养猪养鸡也一样,猪粪鸡粪可以送到【堆肥场】堆肥,肥料充足了自然促进农业生产。
这就是所谓的“生态农业”,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循环利用链条,经济效益肯定不差。
“罗工,你们可得好好干啊,以后大家吃鸡蛋、吃鸡肉就全靠你们了。”
转了一圈,方唯感到很满意,然后笑着对罗工说了一句。
罗工一愣,随即就意识到,这可能是队里即将出台新政策的预兆。
“队长,以后各家各户都不让养鸡鸭了吗?”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