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基金会调查显示,华夏中药材市场抽检合格率不足70%,部分品类造假率甚至超过90%。”
“大量出口至国外的滋补类药材造假最为猖獗。”
“冬虫夏草:正品价格超20万元每公斤,市场流通量中68%为赝品。野生灵芝市场流通量中73%为赝品……”
“二、华夏区域造假体系。”
“华夏著名药都,亳州、安国、樟树三大药材市场形成造假铁三角。”
“亳州将硫磺熏蒸技术产业化,经本基金调查当地产业大量使用含有砷、铅等剧毒金属元素的工业硫磺处理党参、当归等药。”
“在一家隐藏在中药材市场中的中药作坊,被查获的药材所蕴含的二氧化硫超标400倍!”
下面还附还有新闻图片和详细的报告信息。
“安国中药材市场每日处理问题药材超过5吨,一些专业团队提供药材美容服务,将明矾掺杂在黄芪、甘草中,导致患者铅中毒的案例,每年增加35%。”
“经本基金会详细调查,发现华夏各大中药材市场中,都有用敌敌畏处理枸杞等药材,以达到防蛀目的的黑色产业链,进行相关检测后发现,敌敌畏在药材上的残留量超过安全标准200倍!”
“另外,随着科技发展,华夏出现了大量高科技造假技术:如利用树脂和虫草素合成,生产出来的赝品连红外光谱仪都难辨真伪;使用致癌性偶氮染料给假藏红花上色。”
……
“三、血淋淋的恶果案例。”
“2023年华夏某地区养老院使用掺假三七粉,导致28名老人出现急性肝衰竭,检测发现药材中混入含马兜铃酸的假土三七。”
“2021华夏京城某企业家长期服用皮革废料熬制的假阿胶,5年后确诊尿毒症,其血液中检测出超标的鞣制皮革化学残留物:六价铬。”
……
“四、全产业链参与造假。”
“疆南文山三七种植基地,本基金会记者听到这样的对话。
“提前采收?那肯定要打膨大剂啊!”
“反正我不吃,我不管吃不吃死人!”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药农吐着烟圈说:“我们只管种,药商收什么价我们就卖什么,他们要便宜的我们就催熟,药效关我们什么事?”
“亳州药材市场。某批发商在面对质疑时,理直气壮。”
“我制负责赚钱,他们挑药没挑好是他们自己的眼力问题。”
“这位药商理直气壮地说:“市场就遮掩不过,你要便宜的还是要真的?便宜的肯定有猫腻,而且价格差了那么多,傻子都知道有问题。”
有药商透露:“现在十家药店九价掺假,不掺假根本活不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