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孙权:合肥,孤来了!

历史毕竟是由胜利者书写。

但这种叛乱的大量出现,究其原因,还是蛮人觉得汉人抢占了他们的生存空间,但又不愿融入汉人文化圈。

而汉人骨子里歧视蛮夷,认为你能跟我住一起就不错了,哪里敢和我谈生存空间?

荆南地区蛮族众多,所以问题最为严重。

他们主动联系上曹操,倒不是觉得曹操就能给他们一个公平。

而是单纯想挑逗汉人内斗,他们好趁机独立。

但不管怎么说,这种机会是不能不抓住的。

毕竟荆南交通不便,每个郡驻守的汉军最多不过五千人。

如果有本地蛮族配合,有很大机会夺取。

曹操话音刚落,殿中议论顿起。

大将曹仁踏前一步,抱拳朗声道:

“大王明鉴!荆南汉军不过数千,守备松懈,若我军突袭,必可一举而下!”

“届时,南可制交州,北可胁荆州,刘备必为之震恐!”

“我等反攻中原的机会便来了!”

谋臣程昱却微微摇头,上前劝谏:

“大王,荆南虽弱,然陈元龙有总制江南。”

“此人深谙兵略,若其回师驰援,恐我军难以速胜。”

“且刘备若遣大军来救,战事迁延,反为不利。”

曹操沉吟不语,手指轻叩案几,目光转向一直静立不言的司马懿。

“仲达,可有良策?”

司马懿嘴角微扬,缓步出列,拱手道:

“大王,荆南可取,然需借力而行。”

“哦”曹操目光一凝,“如何借力?”

司马懿从容道,“陈登虽总制荆州,然其主力屯于淮南,防孙权也。”

“若我军独攻荆南,陈登必回师相救。”

“然若——”

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若先邀孙权共击汉军屯驻的合肥,则陈登必全力东顾,无暇西援。”

“届时,我军取荆南,如探囊取物耳!”

“我军不妨邀请孙权,共攻齐国。”

“待我军取下荆南,许将桂阳、长沙让予孙权。”

“一来换其出兵,二来换其与刘备交恶。”

“而我据零陵、武陵,扼守荆南要道。”

“则进可攻,退可守,一举两得!”

曹操拍案而起,豪气顿生:

“善!就依仲达之策!”

随即下令:“传令!速遣密使赴江东,约孙权共击合肥!”

另命曹仁、李典整备兵马,待孙权一动,即刻南下取荆南。

众将齐声应诺:“谨遵王命!”

……

江东,细雨绵绵。

孙权立于殿前,负手远眺,眉宇间隐有思虑。

忽有侍从来报:

“大王,魏国使者至,言有要事相商。”

孙权眸光一闪,嘴角微扬:

“哦?曹操遣使?宣!”

不多时,魏国使者入殿,躬身行礼,呈上密信。

孙权展信细阅,眼中渐露喜色。

“曹操邀孤共击合肥,事成之后,许以桂阳、长沙二郡……”

他缓缓合上信笺,目光扫向阶下众臣,“诸卿以为如何?”

吕范踏前一步,作揖道:

“大王,此乃天赐良机!”

“合肥乃淮南门户,若得之,则江北防线可固!”

“且曹操愿以荆南二郡相赠,我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可拓土增疆!”

“此乃夯实国力之善策也。”

张昭却眉头紧锁,上前劝谏:

“大王,曹操狡诈,恐有诈谋。”

“若我军攻合肥,而曹军不取荆南,反使我与刘备交恶,岂非得不偿失?”

张昭算是国中的保守派。

现在大伙儿都知道,刘备称帝后,早晚是要消灭他们这些“反贼”的。

现在就看刘备先灭谁了。

倘若真打起来,吴国大臣肯定是希望刘备先去攻打蜀地。

所以都希望尽可能地避免与汉军直接爆发边境冲突。

孙权沉吟未决,忽听殿外传来一声清朗笑声。

“大王勿忧,逊有一策,可保万全!”

众人回首,却见陆逊一袭青衫,缓步而入,拱手行礼。

孙权喜道:“伯言有何良策?速速道来!”

陆逊微微一笑,道:

“现今刘备令庐江太守朱光屯兵皖城,大开稻田,纳谷于合肥,以充军实。”

“若我军先取皖城,断其粮道,则合肥不攻自乱。”

“届时,再与曹军东西夹击,合肥必破!”

孙权抚掌大笑:“伯言此计,正合孤意!”

随即拍案而起,“传令!即刻整军,先取皖城,再攻合肥!”

孙权一直想要淮南,但又不敢单独进攻陈登。

如今曹操主动提出,愿意帮忙牵制汉军主力。

那孙权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所以面对魏国抛来的橄榄枝,孙权表现出了相当果决的态度。

说动兵就动兵。

秣陵城外,战鼓震天。

旌旗猎猎,甲士如林。

孙权身着戎装,腰佩宝剑,立于高台之上,目光如炬。

阶下,凌统、陈武、贺齐、董袭、潘璋、黄盖、韩当等一众大将肃立待命。

“凌统、陈武!”孙权沉声喝道。

二人踏前一步,抱拳应诺:“末将在!”

“命尔二人为先锋,率精兵五千,直取皖城!”

“喏!”

“董袭、潘璋!”

“末将在!”

“命尔二人为合后,率军策应,以防汉军偷袭!”

“喏!”

“黄盖、韩当!”

“末将在!”

“随孤统领中军,直逼合肥!“

“喏!”

三军齐声高呼,声震云霄。

孙权拔剑指天,豪气干云:

“此战,必取淮南!”

众吴军齐声大吼:

“必胜!必胜!”

在孙权的军事动员下,养精蓄锐多年的江东开足马力。

各郡纷纷开始了军事动员。

大量的军事物资、粮草、战船,民夫送往前线。

前后动员超过十万人!

就在孙权举国动员之际,曹操也立马做出反应。

他信守承诺,整顿军马,亲征荆南。

并派人联系荆南诸蛮夷,相约共同举事。

荆南,零陵郡。

夜色沉沉,蛮族部落的篝火映红了半边天空。

蛮酋手持长刀,立于高处,对着聚集的族人高声呼喝:

“汉人欺压我等多年,今日魏王曹操亲征,正是我等翻身之时!”

“杀汉官,夺城池。”

“杀——!”

蛮兵怒吼,声震山林。

当夜,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同时爆发叛乱。

蛮兵攻入县衙,斩杀汉官,焚烧府库。

荆南四郡,顷刻陷入血火之中。

荆南烽烟四起,大规模叛乱的消息很快传回了荆北江陵。

马良、伊籍连夜将此事报到淮南陈登处。

陈登得荆南叛乱的消息时,正在批阅军务。

因为他已经提前得知孙权整军将要进攻淮南的消息。

见荆南叛乱,曹操亲征荆州的消息,不由面色骤变,拍案道:

“吴魏合谋,欲使我首尾难顾!”

于是聚集众将商议。

淮南众将很快齐聚,个个气氛凝重。

徐盛率先抱拳道:

“都督,孙权亲征,兵锋正盛,若不速退之,淮南危矣!”

“当先击吴军,再救荆南!”

甘宁拍案附和:

“徐将军所言极是!孙权若破合肥,则江北门户洞开。”

“届时再救荆南,为时已晚!”

周泰、蒋钦亦纷纷请战:

“末将愿为先锋,必破吴军!”

陈登目光沉静,缓缓摇头。

“诸将勇烈,本督深知。”

“然孙权虽攻淮南,不过欲牵制我军。”

“真正大患,乃曹操也!”

众将皆愕然。

陈登起身,手指舆图,沉声道:

“荆南若失,则荆州腹背受敌,我主基业将危!”

“淮南城高池深,粮草充足,纵孙权来攻,亦可坚守。”

“而荆南蛮族叛乱,四郡无主,若不速定,必成大患!”

甘宁急道:

“可若淮南有失,朝廷问罪,如之奈何?”

陈登淡然一笑:

“本督已上奏朝廷,言明吴魏联军来攻之险。”

“陛下圣明,必知轻重。”

于是陈登力排众议,决定优先救荆州。

但淮南的防务也不能不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