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刘备:先生之学识,超迈今世千载矣

却说李翊与马超于繁城外签订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清河协议》。

李翊计较已定,正欲走时,马超忽然鬼使神差地拽住李翊胳膊,要与他结为异姓兄弟。

此言一出,帐内诸人皆惊。

张飞谓一旁的庞统道:

“俺们平日多敬先生三分,这马超有何能耐,竟要与先生结为兄弟?”

庞统亦未料想马超行事如此草率。

我们都知道汉末战力最强的三大军团是并、凉、幽三州。

再举一下这三个地方出身的著名兵头子,吕布、马超、公孙瓒。

然后你就会发现他们身上的共同点,都是很能打,但脑子总是缺根筋。

像吕布一见着刘备,就一口一个贤弟。

马超归顺刘备的时候,一开始也是一口一个玄德。

不过,吕布在被提点之后就不敢乱叫了。

而马超半生诸侯,后半生行事也开始变得非常谨慎。

几乎快赶上诸葛亮的“一生唯谨慎”了,人设前后之差距也会让人感慨岁月磨人。

说起来,历史上的马超跟刘备还是儿女亲家。

站在刘备的视角,他肯定是希望能够安抚好这个游子躁动的心的。

而站在马超视角,他半生为枭雄。

归顺刘备,寄人篱下后常怀危惧之感,便也真的收了心。

所以常人有说马超,就是一个刘备成功收服的吕布。

但马超的影响力肯定是要远大于吕布的。

吕布除了自身部曲外,已无更多帮助。

但马超除了带资进组外,人家在凉州还有巨大影响力。

用刘备的话说就是,“氐、羌率服,獯鬻慕义。”

所以刘备称帝后,不仅封了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还给他进封了斄乡侯。

马超想与李翊结义,其实也是心怀危惧。

毕竟人生地不熟地跑到并州来创业,心里始终没有一个底。

“……此等大事,不可武断处理。”

“待吾处理完河北事务后,再与孟起商议此事何如?”

李翊给了马超一个折中的建议。

马超有了李翊的保证,当下也不再强求,只道:

“愿君侯勿忘今日之言!”

随后,李翊命庞统入马超军中辅之。

又增益了些粮秣给马超军。

马超撤去繁城之围,领兵往并州方向去了。

繁城之围既解,李翊遣使致书袁谭。

随后,主动将军队撤出了魏地。

袁谭得书,见李翊帮他解了繁城之围,又闻说他已经领兵退出黄河。

不免大感惊奇,即遣人去探查。

探马回报说,李翊的确已经领兵撤回到黄河以南了。

袁谭闻讯后,惊喜连连,顾谓左右人道:

“李子玉真君子也!”

……

这边李翊领兵渡河,回了白马前线。

白马守将乃是曹操留下的吕虔,见着李翊大军回来,急邀之入城。

并设宴款待,又问:

“君侯此次北上征讨袁氏余孽,因何速归?”

李翊解释道:

“袁氏树大根深,非一日可图。”

“吾此次进兵,战略已成,当收兵回徐州矣。”

吕虔闻言大惊:

“君侯要走?”

李翊点了点头,他此次出征的战略目标总共就三个。

第一,抢割魏地粮食。

这既能补充徐州捉襟见肘的粮食危机。

也能削弱袁氏实力,袁尚为了供养魏地百姓,不得不从别郡调转粮食。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当冀州百姓过得困苦后,自然会渐渐地与袁氏离心离德。

毕竟衣食足而知荣辱,仓禀实而知礼节。

当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时,谁关心你统治者是谁?

当然了,李翊此举严格上说也不算抢老百姓粮食。

因为这些粮食即便他不去割,也都是被袁氏政府给收上去。

那些种地的百姓只是佃农,政府与地主豪绅拿大头。

底层百姓只会留够不被饿死的量。

政府将粮食收上去后,除打仗之外,一部分会将之流入市场。

让寻常百姓购买回去,不被饿死。

当然,这只是和平时期。

第二个战略目标,就是打击袁氏。

如今袁氏新老交替,正是人心不宁之时。

李翊此次出征,连续挫动新君袁尚的锐气,这极大损害了这位新君的威信。

不仅能够加深袁谭争夺大位的决心,也会使河北百姓对这位新君产生质疑。

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袁尚在北方的统治。

第三个战略目标,那就是借力打力,以兄弟睨墙之机拉拢袁谭。

不单单是因为刘备是袁谭举主,李翊与袁谭有旧。

更重要的是袁谭本身是长子,本就有合法继承权。

如果在河北扶持袁谭这个傀儡政权,徐州方面能够省去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

李翊也能够省去很大力气统一北方。

靠着袁氏的姻亲关系,使得这个计划有了可行性。

河北人恨河南人,

拿出袁氏这个招牌,会使得徐州在北方的工作顺利许多。

举一个更加形象的例子就是,

在eu4里,你直接吞并附庸所消耗的资源点数,远远小于你直接打下该地盘所消耗的资源点数。

并且中间还不用遭受叛乱。

“若是君侯走了,北地战事更付何人?”

吕虔见李翊去意已决,连忙问道。

“……呵呵,北地战事自然是交给曹公了。”

“李某身为徐州人,长留兖州终是不妥。”

李翊起身向吕虔致谢。

魏地的粮食已经抢完了,战略目标也达成了,他当然不可能继续在这里作战了。

毕竟魏郡就算打下来,对徐州而言也是飞地。

吕虔这厮面上看似挽留李翊,实则想让他帮老曹白打工。

李翊自然不肯,大军远征本就吃力不讨好。

接下来,他们徐州的战线应该转向青州去了

只有从青州打出去,才能吃到冀州的地。

当然,李翊此次抢夺魏地粮食的同时,也顺带消耗了一波袁尚的兵力。

所以魏地的粮食,算是李翊帮老曹打工的“雇佣金”了。

“李某就不长留了,多谢将军设宴款待。”

“替我谢过曹司空。”

李翊辞谢吕虔,领兵回了徐州。

但战事并不代表结束了,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他们只是把战线的方向调转了。

袁氏的威胁正在减小,曹刘方面接下来就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回到下邳,权歇人马。

刘备问李翊何时可以动兵北上?

李翊谓刘备道:

“吾此次北征魏地,已与袁显思打过照面。”

“袁尚数败我手,挫动锐气,袁显思必更欲与他争雄。”

“二袁相争,兄弟睨墙,此有利于我河南。”

刘备对李翊在北方战事的顺利进展并不意外,只是眉宇间神情深沉了几分。

一时低头沉思,才缓缓问道:

“依照先生之见,袁显思、袁显甫相争,谁能取胜?”

李翊微一沉吟,有条不紊地分析道:

“纵袁谭一时得胜,终非袁尚之敌。”

“依吾之见,且让此二人内耗,以挫河北底蕴。”

“待袁谭穷途末路,必来求援于我徐州。”

“届时,便是我等出兵北上之时。”

刘备大喜,盛赞李翊有远见。

又问及并州事宜,李翊一一将之说了。

刘备眉心微微一蹙,思忖片刻,缓声道:

“吾闻马孟起在凉州素有威名,曾经河东一战,更是一战降并州。”

“此等英雄人物,先生选的妥当,备亦会全力支持他。”

说来也巧,

吕布、马超、公孙瓒这几个边地出身的兵头子,刘备一开始还都十分喜欢。

像马超这种年少有为,又十分能打的枭雄,刘备就好这一口。

李翊遂取出一封清单,交给刘备。

“此乃首批援助并州之物资清单。”

“主公若无异议,便请麋别驾着手筹备。”

“随后发往并州,以显我徐州之诚意。”

刘备粗略地扫过一眼,其大致为,

粮秣十万斛。

镔铁五百斤。

金银各五十斤。

铠甲斗具百副。

牛十头、羊十头、驴十头,猪十头。

以及各项杂物,数量不等。

……

“……嗯,先生做事一向妥当,就照先生之意办理。”

刘备大手一挥,同意了李翊定下的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