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建安三神医独占其二,老刘这福气能

“孽畜!”

终于,张飞瞅准机会,一矛刺向黑熊心口。

那黑熊皮糙肉厚,寻常刀枪剑戟伤不得它分毫,张飞这一矛愣是使劲浑身气力。

噗嗤一声,蛇矛洞穿了黑熊的皮肉。

未见毙命,张飞大吼一声,抽出腰刀便往熊首上来了两刀。

黑熊发出阵阵哀鸣,旋即将头一垂,再没了声息。

啪啪啪……

李翊拍了拍手,赞道:

“好啊,军中多赞益德为熊虎之将。”

“今真斗熊罴,亦不及益德之勇呐。”

听到军师的夸赞,张飞满意地大笑。

李翊表扬完张飞后,转而来到那名老者身前,

这老人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拄一藜杖。

须发虽已白,然双眸却是明亮。

精神矍铄,体态轻健,完全不像一个老者。

“老先生,可有受伤?”

李翊关心问。

谁料老人却全然不理会李翊,而是直接从他身旁掠过,径直跑到黑熊身前。

见黑熊并无半缕气息,想是死的透透了。

气得一甩袖子,指着李翊大骂:

“诶!小儿无知!小儿无知!”

这……

见老人如此反应,莫说李翊,便是张飞、许褚都觉莫名其妙。

“谁让汝等擅自杀这黑熊!可知山人寻了好几处方才找到这么好的品相!”

老人喋喋不休,骂骂咧咧个不停,

张飞见此大怒:

“俺们适才可是救了你一命,未讨得半点好。”

“倒成了你口中的无知小儿了?”

老人嗤之以鼻:

“救我一命?哼~”

“是汝等擅自冲上前来,不待我说一言半语,便把山人我好不容易寻得的宝贝给杀了!”

老人也是颇感意外,没想到这帮人这么勇猛,三下五除二就干死了这么大头黑熊。

以至于他都来不及劝阻。

“汝等若不信,瞧瞧那黑脸小子?”

着话说的自是张飞,李翊、许褚闻声望去。

张飞“唔”一声,脚步有些踉跄,只觉脑袋晕乎乎的。

李翊伸手将之扶住,问:

“益德,无事否?”

张飞睁大眼睛,强打精神:

“怪哉!俺平日厮杀一日都不觉劳累。”

“今日不过收拾个黑皮畜生,怎的身子竟有些乏倦了?”

许褚气得拔刀,喝斥道:

“老匹夫,汝敢下药害我兄弟耶!”

老人倒也不惧,脸上反倒有些洋洋得意:

“哼,此乃吾之独门秘药,名曰‘麻沸散’。”

“麻沸散?”

“此药可令中者麻痹,不省人事,任人割肤劈颅也不知痛痒。”

老人洋洋洒洒地将自己的得意之作说出来:

“此番正欲借此黑熊试验一番,若能成功,天下患者不知能减轻多少病痛折磨!”

“……啧……大好机会教尔等几个小辈给搅和了。”

张飞一颔首,心想难怪方才斗那黑熊时,觉得它动作迟缓,使不上劲。

原道是害了病,原来是被下了药。

“老先生医者仁心,李某佩服佩服。”

当听到“麻沸散”三字后,李翊已经猜到这老者的身份了。

“不过老夫这麻沸散尚未功成,今日只是试药,但被尔等搅黄。”

老人念念不忘,似怨念极深。

李翊呵地一笑:

“此事却是李某的不是了,不妨这样。”

“老先生随我一同去官渡,我请刘徐州来补偿你。”

老人轻声一笑:

“后生倒是心眼子多,官渡正打仗。”

“看汝等穿着打扮,也知非富即贵,必是那曹操、刘备的人。”

“山人我对官场之事,已经不感兴趣了。”

“况山人与汝等非亲非故,汝等方才还坏我好事,而今三言两语却想要山人我出诊?”

许褚眼眸蹙起,将钢刀提在手上,狞声道:

“汝敢不从,某手中钢刀照你头上来一下如何?”

老人斜睨他一眼,淡淡道:

“汝等勇武盖世,山人敌不过。”

“但若杀了山人,汝等之病患亦不能救不是?”

李翊一弯眉,笑意从勾起的唇边漫上眼底,佯作一声叹:

“老先生莫非是对这疑难杂症也无有信心?”

老人陡然变色:

“无有信心?在山人面前,这世上就无疑难杂症可言!”

话甫方落,急将藜杖提起,嚷嚷道:

“来来来,后生。”

“带山人我去看看那病患!”

见这神医这么爽快的便同意了,张飞与许褚对李翊俱是佩服不已。

他们武力过人,虽千军万马尚且不惧。

可饶是如此,都请不动这老顽固。

可李翊却嘴皮子一动,只消一句话语,便将之带走。

这不得不令人佩服。

既请到老神医,三人便原路返回。

中途又差人将那头黑熊给一并带回去,这玩意儿可遇不可求。

除了熊胆、熊脂可以入药外,熊掌是上等补品,熊皮是值钱之物,熊肉足可令弟兄们饱餐一顿。

熊身体大,不好运走,于是众骑士还专门在县里雇了一辆马车。

将之拉远回官渡前线去,晚上可以加餐了。

待回到官渡时,不少将士们来迎李翊。

见李翊还带回了一头大黑熊,众人无不食指大动。

纷纷凑上前问:

“大都督,不是去请神医了吗?”

“如何打了只熊罴回来?”

李翊便将事情原委说与众人听。

众人听后,纷纷道能平安回来便好。

“汝等将这熊罴带下去,交给庖人处理干净了,然后将熊肉发与弟兄们分食!”

话音方落,众人齐声欢呼,他们就等这句话了。

李翊则办起正事来,将老医生带到曹洪病房里去。

刘备见李翊这么快回来了,便问:

“先生回来了,可有请到神医吗?”

李翊将手一指,“这位便是。”

刘备当即一拱手:

“在下汉左将军下邳侯领徐州牧,刘备刘玄德。”

“未请教老先生姓名?”

老人此刻的心思却已全然在病患身上,并不多加理会刘备。

“治病要紧?名字要紧?”

“山人我叫华佗,快去把方才所言那几味药拿来!”

这名老者,正是后世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的华佗,也叫华旉。

华佗跟其他名人一样,都有着“巨星标配”,那就是幼年丧父。

然后哥哥也被抓去服兵役了,一直没能回来。

与张仲景自小厌恶官场不同。

华佗自幼熟读儒家经典,所以非常渴望出仕为官。

这也是那个时代大多数有为青年的共同理想。

但中间有一段“历史空白期”,并未记载华佗思想的转变,即他是如何弃儒从医的。

不过按时间线来算,华佗可能是在经历了黄巾之乱,见识到了官场丑恶之后。

开始厌恶官场,转而选择专研医术。

不得不说,华佗在医学方面的天赋是很高的。

与他齐名的董奉、张仲景,都是自幼学医,并拜了高人为师。

而华佗是中道自学,并且在医学方面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为什么说华佗的外科手术是汉末最顶尖的呢?

因为这时候的医学知识,大多来源于《难经》、《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

这些中医典籍虽已成书,但书中记载的知识却并不能解释和治疗所有的疾病。

华佗认为,医学不同于其他学科,读的书再多不如去实践。

所以华佗的临床经验非常丰富。

这个时代大部分医者,都拘泥于医书上的知识。

然华佗却超前的理解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在理解医理知识的同时,并不死搬硬套。

这也是为什么华佗中道学医,却能够很快追上董奉、张仲景的步伐的原因。

徐州如今大力兴办医馆,发展医学业,正须要华佗这种“名誉教授”过来镇场子。

……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