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辽东之战,破城启航(求月票)

他有些感慨,顾靖确实是与顾泉很像。

无论是长相还是性格。

一个个将领相继赶来,张亮的表情也是迅速严肃了起来,待所有人到齐,他摆了摆手让人带来了附近的鱼户。

“诸位,此行之艰我便不多言了。”

“陛下曾再三叮嘱,万事皆要做好准备!”

“这些乃是附近的鱼户,且听听他们的经验.”

说着,张亮直接问起了那些鱼户。

这些鱼户靠海为生,对于近海之事自是十分有着经验,虽然是有些紧张,但说起来却也是头头是道。

“将军.要出海一定要选好日子。”

“不然这海上的风浪哎可是会吃人的。”

“.”

一众鱼户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是自在。

不仅仅是关于近海的。

甚至就连远海的都有,这些人或是朋友或是家中长辈总是会有人因为意外被吹向深海,就连辽东半岛都不算陌生。

按照他们的话来说——

前往辽东半岛最好的时间,乃是四月,因为那时候刮的是东南风,顺着风向只需五日便可直接抵达辽东。

中途甚至还有两个岛屿可以用来修整。

众将士听得都十分认真,一边根据众鱼户们所言,一边对照航海图。

自是有着出入。

这个年代的航海图是不可能做到完全精确的。

直至傍晚时分在确定了一切后,张亮这才让这些鱼户离去,并开始讨论起了战术。

其实也没有什么战术可言。

此行乃是奇袭,并且还需要中军配合,只要能够成功登陆之后冲杀即可。

但所有人还是十分的谨慎,没有人知道此行出海之后到底会发生什么。

虽然都没有在表面上彰显出来。

但所有人都清楚,哪怕就算是张亮对于此行也充满了忐忑。

幽州。

与海军完全不同,陆军的行军速度要快上很多。

这同样也是战术。

陆军是要吸引一切的火力,在攻城拔寨撕开辽东防线的同时,还需要为整个海军创造机会。

虽是亲征,但李世民毕竟是皇帝,也不会任性到和以往那般次次冲杀在前。

他只是统筹大局。

而正面攻城之事则交给了英国公李勣。

高句丽自是早就已经有了防范,虽然渊盖苏文再怎么信誓旦旦,但他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完全确定大唐不会动兵?

如今他早已在整个辽东布下了防范,其战术仍是如同昔年高句丽婴阳王高元时所采用的方略。

——坚壁清野,利用要塞固守!

大唐的实力确实很强,但他也绝对不会相信大唐能够扛着如此大的消耗一直跟他耗下去。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战术,高句丽依山所铸的城寨十分难攻。

但他却也终究是小觑了李世民,将其当成了杨广那般的皇帝。

他早已派出了急行军率先而行。

并未给他们任何的目标,只是让李勣自己判断,无需有任何的担忧。

这就是李世民的不同。

他十分清楚一个统帅所要考虑的是大局,而不是细致到每一个将领身上,轻易干涉强行定下目标的话,只会影响到将士们对于局势的判断。

他只需要告诉将士们目标即可。

而这一次的目标——

便是撕开高句丽于辽东的防线,让大军可以深入辽东。

这其中虽然看似只是些许差别而已,但对一场真正的大战而言,却是极为的关键。

李勣可不是常人,自投靠李唐之后,李勣所经历过的大战数都数不过来。

这种将领对于局势的判断,亦是十分的精准。

二月末,大战正式敲响。

高句丽的防线极为的严密。

其不仅仅利用了辽水这道天然的防线,并且还在各个要道之上铸起了山城,其中还有着储存的粮食与水源,可谓是万无一失。

若是强攻的话——

且不说这其中要付出多么大的伤亡与补给的问题,真正的难题还是时间,辽东的冬天可不是那么好熬的。

这是唐军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而李勣的对策也是十分精妙,他率军暗渡辽河,随后大张旗鼓诈攻其防线重镇怀远镇,引得四方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