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登基称王

大厅里!

一众人听到刘天华这么说,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虽然目前庄大山、史再兴、钱文和周定等几位重要将领,都在外领兵打仗,没能赶来参加会议!

且苏晓妹也因怀孕快足月了,为安全考虑她仍然留在杭州并没有赶来与刘天华团聚。

目前主要由李安楠在身边贴身照顾!

其他如岳元庆、刘大壮、洪天赐、葛玉峰等一众华夏军核心将领都在现场。

而负责政务的华夏军文官团队,以诸葛梦龙和王星河、韦羽生等地方官员也是来了不少!

至于调查司张小勇,财务部张富贵,医院院长王景仲,负责后勤的周会标,,以及顺风镖局总镖头牛大宝等人

也都是提前几天赶到了金陵,所以这次会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会议开始后,刘天华说道:

“这次召开大家齐聚金陵,是想让你们能全面了解,目前华夏军这三个月里,取得的战果和下一步目标!

“同时也想你们知道,目前我们还面临哪些困难情况。”

“当然了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两州之地,也算是家大业大了!

“所以原先一些组织架构和临时的人事安排,也需要根据形势做出一定的调整了....”

让岳云庆介绍了华夏军自一月份主动发动反击战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战果。

以及目前几支部队作战情况,以及计划要取得的作战目标。

当众人从岳元庆口中亲耳听到这段时间以来,华夏军在各条战线上的具体作战过程。

以及如何克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时大家心情都随之跌宕起伏,感慨不已。

虽然在座的每一个人,也都参与其中一场甚至几场战役。

但对于站在全局高度,回想当初最为艰难、危险的时候!

还是不由为刘天华当时,在内忧外困中,承受那种巨大压力而捏一把汗。

“在这三个月的战斗中,华夏军前后消灭近二十万敌军,其中俘虏和投诚敌的敌军,预计在十三万人!”

“而我们华夏军在这段时间的战斗中,各部队伤亡也有近三万人!”

“当然在这些战斗中,我们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总结经验教训.....”

说着岳元庆看了坐在上首的刘天华一眼,讲到关于他在这几个月战斗中的情况。

而当众人从岳元庆口中,听到自家大帅当时只带着三十六名亲卫就敢冲击对方军阵!

并一举抢占了湖州城门,从而在这场华夏军生死大战中,开了一个决定性胜利好局时都是敬佩不已。

随后众人又听到岳元庆简单讲述了刘天华为了救人而不听众人劝阻,不顾自身危险,毅然千里奔向京城。

在这救人的过程中,他前后多次重伤,最后就连身边三十六名铁血亲卫,在经历数次生死大战后。

也只剩下九人活着回来等事迹时,大家都不禁动容了,因为刘天华当初去京城这事,是高度保密的!

那段时间刘天华虽不在军营中,对外宣称他身体有些不适,在一个僻静地方,需要静心休养一段时间。

且在对外发布各种命令时,岳云庆依然都是以刘天华名义发布的!

再加上华夏军内部各种规章制度都建立的比较完善,大家做事都按规矩来!

所以那段时间,下面的人并没察觉有什么异常!

除了岳云庆等些高级将领知道刘天华进京这事,大部分地方文官今天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事。

就连诸葛梦龙也是在事后才知道这事,当时他可没少抱怨岳元庆做事糊涂。

因为刘天华作为华夏军的核心,一旦他出了任何事,那后果将是不堪想象的!

此刻现在在座的大部分人,也和诸葛梦龙是一样的心思。

他们既为有刘天华有情义而感到欣慰,但同时也都为当时的风险,而感到一阵后怕。

就在这时,一名官员直接站起来,大声说道:

“大帅!您当时为了救杨大人他们,而冒险进京,这种重情重义的行为,很让下官敬佩!”

“但您当时这种不顾华夏军大局,将自身置于险地的行为,实在不值得提倡!”

“肯定大帅今后万万不可,再行如此冒险之事啊.....”

“朱大人说得对,下官也是如此想法!”

不少官员纷纷附和!

“我也认为,大帅今后万不能如此冒险...”此时,就连第一次参加这次会议的韦羽生,也大声说道。

而刘天华此时,也已认出刚才第一个站出来说话表态的官员是谁了。

此人正是当初,他从原苏州知府霍辽提供的那份官员名单中。

他逆向挑选出被霍辽评价很低,且认为此人不通人情世故很抠门的一位常熟知县朱瑞。

后来刘天华让岳元庆派人下去调查,最后得知此人为官多年,十分清廉且深受百姓好评和爱戴。

但也正因为他一向关心百姓,而不愿对上司溜须拍马,也没钱请客送礼!

所以朱瑞在地方上做了多年七品知县,却一直得不到任何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