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屠城(五千)

那匈奴人连迟疑一下都没有,直接就冲了了过去。嗤的一声,便将手中的弯刀捅进了老头的胸膛。老爷子身子猛地一颤,身上原本灰色的麻衣立马被染成猩红,一股一股殷红的血从唇角涌了出来。

可诡异的是,老爷子却没有一声惨叫,只是闷哼一声,上半身忽然冲着前方撞了过去,任凭锋利的弯刀在胸腔中穿梭,在骨头上摩擦,一把扑到匈奴人的怀里,然后便是咕吱咕吱的声音。

那匈奴人怎样都没能想到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双眼圆瞪,身子踉踉跄跄的后退。

一把剪刀,赫然戳在他的脖子上。

他着急忙慌伸手将剪刀拽出,鲜血立马便喷的到处都是,手指下意识抬起,试图将脖子上的伤口给堵住,但毫无用处,指缝中一股股鲜血不断涌出,一直退到门口,脚跟被门槛绊住,身子仰面倒下。就像是阳光下暴晒的可悲的虫子,蠕动着,挣扎着,鲜血顺着气管倒灌,涌入肺腔,大约也就是两三分钟的时间,这个匈奴人彻底没了声息。

老人缓缓闭上眼睛。

他曾经也是永昌城戍边军,即便已经退了下来,又怎能只是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小娃娃在前面厮杀?

总要做一下力所能及的事情。

回本了,不亏。

这一下便是到了那阴曹地府,遇到曾经的老兄弟也有了吹牛的本钱。咧开嘴笑了笑,脑海中似是又浮现出数十年前,和将军,和兄弟们冲出永昌城,于旷野之上和匈奴的狼崽子厮杀的日子。

那时候,当真是痛快啊。

直至这一刻,阿巴鲁这才发现老人膝盖下面空荡荡的,两条腿早已不知所踪。

他的嘴唇抽了抽,旋即用力吸了口气,摆了摆手叫来了身旁亲卫:“通知阿里布,阿格桑,按照预定计划,分上中下三路,彻底拿下安州,本王子负责中路。”

“你,集结我麾下所有勇士,大军即刻出发,进攻下一座县城……本王子允诺,打下县城之后,三日不封刀!”

这是准备……屠城!

汉人,是个威胁。

不能让他们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

……

十日后。

德化县。

宋言已在数日前接管了县城。

黑甲士,府兵已经接管了城防。

古代的消息传播速度是很慢的,现如今安州城遭遇匈奴大军袭击的消息还没有扩散开来,德化县这边依旧是安居乐业,甚至就连灾民,流民,也都还未曾进入德化。县城中的百姓虽然惊讶于刺史大人为何会带这么多兵卒过来,但谁也没有多想,毕竟刺史大人要做的事情必定是正确的,或许是为了剿匪呢。

然,就在县衙之中,一名货郎打扮的男子却正在给宋言汇报安州城的情况。

当听到堂堂永昌城,宁国第一雄关,居然在一夜之间被攻破的时候便是宋言,还有身边的章振,雷毅,都不由变了脸色。

这怎么可能?

永昌城,城墙高大厚重,比之新后县有过之而无不足。

想当初,新后县会被女真攻破,那是钱耀祖那个蠢的,强行逼迫将军率领军队出去和女真的骑兵野战,导致被团灭。

永昌城又是什么情况?

这货郎,姓陈,名继良,是部署在安州城的一名锦衣卫,主要负责消息的汇总和传递。

似是看出了宋言面上的疑惑,陈继良解释道:“永昌县这一次之所以会这么快沦陷,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军粮!”

“原本朝廷划拨给永昌边军的军粮都被安州刺史马志峰贪墨……当然,贪墨的肯定不是马志峰一人,上至朝堂大员,下到安州各级官员,乃至于刺史府的小吏,都有参与其中。”

锦衣卫有人混入了安州刺史府,是以对那边的情况有所了解。

“这些军粮,被马志峰想办法偷偷送到了漠北,卖给了匈奴。”

“马志峰具体卖了多少银钱不得而知,但永昌县的边军却因此吃不饱饭,现如今每日只有两碗稀粥果腹,连个窝头都没有,勉强维持饿不死的程度。”

“永昌三万边军,都是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跟匈奴那些蛮子厮杀的。”

啪嚓。

被宋言抓在手里的茶杯,瞬间被捏的粉碎。

饶是宋言,在外人面前多是维持沉稳模样,可这时候也是控制不住。

身侧章振和雷毅两人也是面色铁青,几乎是同声骂道:“王八蛋。”

用力吸了口气,宋言摆了摆手:“继续。”

“第二个原因,是军械。”陈继良看了看宋言,再次开口:“根据我们打听得来的消息,永昌城的边军,已经足有九年没有更换盔甲和武器了。”

九年?

这个数字出来,宋言三人面色便更加难看。

按照宁国规矩,军械需要三年更换一次,这是超期了两倍啊。

宋言眉头紧锁:“若是我没记错,在去年的时候,尽管国库空虚,可宁和帝依旧是想办法凑了几百万两银子,为之还变卖了不少宫中藏品,让工部购买大量原料,制造一大批盔甲,武器,这些装备可是优先供应边军的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