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我就是马零一

于是,陈程安排团队成员,用一些私人账号,在类似的热门帖子下面回复评论。

回复的内容方向,大概就是:“这确实是一个薅羊毛的好机会,大家都不要错过,毕竟三个月会员还值三十块钱呢,有用没用的,领了总比不领强,不过,QQ好友太乱太杂了,一旦要完善资料,岂不是隐私就全公开了?校内网实名制我不怕,能通过我的名字找到我的,都是现实中我现在的同学、以前的同学,我实名上校内网,为的就是让认识我的人找到我……”

“可是,如果我在QQ上实名制,是不是不太安全?那样一来就有点本末倒置了,我是想让认识我的人在校内网通过我的实名找到我,但我不想让不知道我实名信息的网友在校友录知道我的真实身份啊!”

这样的回答一出现,就立刻引发了热切讨论。

所有人校内网的网友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校内网的实名制,是定向的,它不会因为你实名就泄露你的信息,因为大家都实名的时候,就跟大家都匿名没什么区别,能找到你的,都是认识你的人。

一旦QQ上实名就麻烦了。

有些人在网上搞网恋,拿的是别人的照片,整天把小姑娘小伙子哄的死去活来,天天一口一个老公、一口一个老婆。

可一旦实名制,这不就都破坏了吗?

还有喜欢在网上吹牛逼的,加一大堆游戏好友、论坛水友,吹嘘自己是富二代、X二代、家里趁多少钱多少车多少房,为的就是装逼找找存在感,可一旦实名制,岂不是也尴尬了?

陈程钓鱼的回复,立刻就让这些人警惕起来。

这时候,陈程又让大家用另一批账号给这些担忧的网友出主意:“哎呀,怕球的,随便写个名字不就行了吗?腾讯又不知道你到底叫啥,到时候我就写我叫王老五,毕业院校写清华,能把会员领了就得了,到时候再从QQ上找几十个网友相互关注,三个月会员不就到手了?”

立刻有人回复:“嘿,你好机智啊!”、“果然是个好办法!”、“妈的我也写我是清华的,实际考不上,吹牛逼总不犯法吧?”

眼看鱼塘里的风气慢慢形成,陈程也放下心来。

这就是腾讯做实名社交的弊端。

微信没出来之前,没人愿意在腾讯的产品体系里实名。

微信出来之后,大家对实名其实也是有担忧的,不想让各种各样的网友都能看到自己的朋友圈,于是微信才出了朋友圈分组,给微信用户在同一个账号上演多面人生的机会,老实学习的朋友圈亲人、同学和老师可见,出去浪的朋友圈朋友可见,吹牛逼的朋友圈没见过面的网友可见。

现在,只要稍加引导,用户们也都对实名玩校友录有了强烈的担忧,再加上后面曲线救国的引导,基本上保证校内网的用户,不会认真的玩校友录了。

这样一来,陈程敢说,校友录虽然还没上线,但已经宣告死亡。

腾讯对这些一无所知。

他们忙着上线自己的新产品、忙着预热、忙着做准备,根本就没人去关注校内网里的鱼塘都在讨论些什么。

他们只觉得,自己这波诚意无敌了。

等着看吧,明天说不定校友录的激活用户就直接超了校内网,用不了两三天,激活用户就破千万。

想想看吧,一千万人一下子涌进来,得热闹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