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程只记得,江城出租车指标的暴涨,就是在节后开始的,但是具体节后哪天可就没数了。
他也不知道温城人现在来了没有,急匆匆的赶到车管所时,车管所已经过了营业时间。
陈程在车管所外找了个黄牛,递根烟过去跟对方打听了一下:“大哥,今天上午出租车个人户卖到多少钱了?”
对方接过烟,随口说道:“国庆前是四万八上下,国庆车管所没上班,今天上午的实际成交价格已经跌到四万七了。”
陈程又问他:“今天的成交情况怎么样?”
对方回答说:“没什么成交,现在想入出租车行业的个人也都在观望,毕竟是四五万块钱的东西,年底换车的政策卡在这里,大部分人都不想在这个时候入手,想等年底或者明年年入再抄底,价格更合适。”
说到这里,对方把烟点燃,不疾不徐的指点道:“你要是想买个人指标,最好也别现在入手,你现在买,是能多赚仨月钱,但这三月你净赚也就几千块,说不定年底指标就跌下去一两万,犯不上,再等等看看最好。”
陈程笑道:“不是我想买,我一个穷学生,哪有钱买车,主要是我小叔买断工龄了,也没个生计,就想买辆出租车开开。”
对方点点头,感叹道:“那就更得谨慎了,再看看准没错,现在确实不是入手的好时候。”
说着,他若无其事的闲聊起来,道:“上午有对外地夫妻也跑来打听,说是想买个车跑跑,我也劝他俩,最近江城这出租车行情,根本不适合入手,俩外地人跑来江城想开出租,也不知道咋想的。”
陈程倒是有些警觉,好奇的问:“外地人来江城开出租车?哪儿的人啊?是省内下面地市的吗?”
对方摇头说道:“不像,他们讲普通话,但口音偏更南方一点。”
陈程又问:“什么年龄段呢?”
“三十多岁吧。”
对方随口说道:“看着穿着打扮也挺讲究的,不知道为什么想来江城开出租。”
陈程点了点头,心中开始盘算起来。
看这架势,温城人应该已经来了。
不过,温城人做生意向来精明,他们肯定不会来了就直接下手,先打听打听行情,再研究研究打法,估计才会开始着手。
而且陈程上辈子看到过一些关于温城炒家的报道,他们可不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相反,他们是一个密切配合的团队,目标、战术、买入和卖出时机,都是团队行为。
既然是团队协作,那他们今天开始打探行情,回去开会一碰方案,明天一早就直接开干了。
今天下午,可能是自己抢筹码的最后窗口。
于是,他问那黄牛:“大哥,有没有拜托你帮忙卖指标的司机?”
“有啊。”
黄牛随口说:“好几个呢,不过没人买,你小叔要是打算买,到时候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便宜的。”
说着,他从兜里抽出一张印刷拙劣的名片,递给陈程。
陈程笑笑,问他:“大哥,我要是现在买,最低你觉得能压到什么价?”
“现在买?”
黄牛想了想,说:“有个四万六千五愿意卖的,车大概不到一万块钱。”
陈程又问:“我不用付你中介费吧?”
“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