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女反贼

邵氏、方百花、陈妙真这三个女反贼和梁红玉等三百多个童贯进献给赵俣的美少女被带进皇宫时,不少人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目不暇接,心怀忐忑又满含好奇。

金碧辉煌的宫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一砖一瓦都似乎在诉说着皇家的威严与辉煌。琉璃瓦上反射出的光芒,如同细雨般洒落在她们身上,让自幼生活在乡野之间的方百花,不禁微微眯起了眼眸,心中既有震撼也有一丝不真实感。

何止方百花这个乡野姑娘,就连那些出身于江南世家大族的少女,虽然自幼便对奢华有所见识,但面对这皇城的宏伟与细致入微的匠心独运,也不禁暗暗称奇。

众女轻提裙摆,踏着精美厚重的宫砖,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慎重,仿佛是在丈量着从民间到皇权的距离。那些繁复精美的宫灯,悬挂于廊檐之下,轻轻摇曳,投射出柔和而神秘的光影,将她们的容颜映衬得分外娇柔,又添了几分不属于人间的矜贵。

方百花想过她有一天会进入皇宫,不过,她原来想的是,自己带兵打进皇宫,而不是被人捉进皇宫,成为皇帝的玩物。

老实说,当初在战场上,被姚平仲生擒活捉时,方百花甚至已暗暗咬紧了牙关,准备在敌人面前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傲骨,用一腔热血捍卫自己的尊严与自由,然而,当姚平仲的长枪抵在她的颈侧,寒风中带着铁锈混合着血液的微腥飘进她的鼻腔,让她的心中不禁闪过了一丝犹豫。

虽然摩尼教教导方百花人有来生,死没有任何可畏惧的,今生信奉了摩尼教,来生会过得更好,但死到临头,她的求生本能,还是占了上风,尤其是在姚平仲没有杀她的意思的情况下。

于是,方百花就被生擒活捉了。

后来,闯过了畏惧死亡这关之后,方百花想表现出宁死不屈,毕竟她哥方腊可是有可能当上皇帝的人,等到那天到来,她家就是皇族,她则会成为公主,她不能给她哥、给她家丢人现眼。

可让方百花有劲都没地使的是,宋军将士上上下下不打她也不骂她更没有侮辱她,而是好吃好喝的供着她,而且,只要她不跑,想干什么干什么,每个人都对她和颜悦色,甚至客气有加。

这让方百花感到莫名其妙。

直到方百花见到陈妙真,才从陈妙真那里得知,这全都是因为“赵俣要见她们”。

方百花一脸愕然:“皇帝老儿见我二人作甚?”

陈妙真一翻白眼:“陛下并非老者,他比你哥还要年轻不少。”

方百花一怔!在她的印象当中,皇帝应该是那种龙袍加身,端坐于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上,面容威严而苍老,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权威与岁月沉淀的深沉,每一句话都该是金口玉言决定着无数人的生死荣辱,每一个决定都能左右国家的命运,每一个笑容或怒容都能让天下震颤。

看到方百花的表情,陈妙真就知道她跟方腊义军的绝大多数人一样,对于赵俣一无所知。

这也正常。

在这个信息闭塞的时代,消息的传递犹如蜗牛爬行。

对于生活在穷乡僻壤的乡下人来说,朝廷的政令、皇帝的名号、皇帝是什么样的人,她们根本不关心,更够不着,他们平日里最关心的,不过是今年的收成好不好,地里的庄稼会不会遭了虫害,能否在缴纳完赋税之后,还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至于皇帝,在他们看来,就像是天边遥不可及的星辰,与自己的生活没有半分实际关联。

真正让他们敬畏的,是其家所在地区的士绅地主,是县衙里的父母官,这些人才是他们的“皇帝”。

就算是方腊揭竿而起,号召众人反抗朝廷,他们也只是抱着“跟着混口饭吃”、“或许能有好日子过”的想法加入义军,对于这场起义背后更深层次的政治意义,他们根本不清楚,甚至他们连自己的敌人是谁都没搞明白。

他们只是听了方腊等人蛊惑,听了摩尼教的人教唆,觉得只要跟着大家杀了那些可恶的贪官污吏士绅地主,他们就能过上好日子。

不只方腊义军底层的人是这样,甚至大多数方腊义军的头领也是这样。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因为方腊义军的头领,原来也只不过就是无知的乡野匹夫,对朝堂之事知之甚少,对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更是一窍不通。他们只是因生活困顿、不满压迫而举起反抗的大旗,心中所想的,不过是推翻那些压迫他们的贪官污吏士绅地主,让自己也能有朝一日翻身做主人,享受那从未体验过的富贵荣华。

方百花虽然身为方腊的妹妹,但她平日里深入简出,在家看兵书练习武艺,很少有跟外界接触的机会,实际上的见识并不比那些乡野匹夫高出多少。她对于朝廷的了解,大多来源于摩尼教徒的宣讲,以及方腊义军内部流传的那些关于腐败无能的朝廷、欺压百姓的官员的描述。而她所了解的天下,多是长方腊的口述与那些流传于民间的只言片语中拼凑而来,带着浓厚的个人色彩与主观臆断。

至于真正的朝堂之事,权力的斗争,国家的治理,这些复杂而微妙的细节,对方百花而言,依然是一片模糊。

甚至方百花都不知道赵俣只有二十多岁,都没大她十岁。

怔了一下,方百花无所谓地说:“原来是个小皇帝,难怪如此昏庸,嘴巴没毛办事不牢。”

陈妙真摇头:“陛下可不是昏君,恰恰相反,他非但不是昏君,还是一位难得的圣君……”

接下来,陈妙真就把赵俣如何收复青唐、收复西夏、收复燕云十一州,如何御驾亲征将被辽国勒索了一百多年的岁币全都抢了回来,又跟辽国签订了有利于赵宋王朝的和约,以及他如何治理北方,使得北方的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等等她所知道的有关赵俣的事迹,包括赵俣大力支持自己的妃嫔叶诗韵发扬医学、自己的妃嫔麻晓娇研发科技、自己的妃嫔袁倾城研发高产农作物,全都详详细细地跟方百花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