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分金大买市,全夥受招安

帐篷内顿时寂静无声,众头领皆被宋江的威严所震慑。

宋江深吸一口气,语气随后缓和下来:“朝廷招安,虽是一条未知之路,却也是我等洗刷前罪良机,我不能教兄弟们一直跟我做贼,上对不起父母,下对不起妻儿,故而招安势在必行。”

虽然宋江都表态了,可是反对接受朝廷招安的人,还是没有屈服。

就见,一直没说话的武松,这时沉声说道:

“我等若受招安,朝廷必驱使我等前去剿灭方腊,今方腊拥众数十万,又皆无路可退亡命之徒,若我等与之相争,必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难道这便是哥哥口中良机?”

“且我等聚义,本为反抗不公,解救苍生,那方腊纵然不堪,亦是屠杀官吏士绅地主之流,与我等所为何异,我等岂能成为朝廷手中屠刀,自相残杀?”

武松一番话,掷地有声,字字如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众头领面露思索,显然被其言中痛点。

他们随宋江起义,多是因为心中那份对正义和公平的执着,对弱者的同情。

而这其实也是方腊义军一直在干的事。

如果他们接受朝廷招安,去镇压方腊起义,等于是镇压同类、自相残杀,那他们心中那份对正义的坚守,顿时就将变得模糊不清,这与他们最初的理想背道而驰,怎能不让他们心生犹豫?

吴用想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辩倒武松或者以假话骗过武松,但是却被宋江伸手给拦下了。

宋江很了解武松,知道他不是吴用能辩倒的,更不是吴用能骗过去的,只有真诚才能说服武松。

宋江很诚恳地对武松说:“二郎所言极是,若我等受了招安,朝廷必会教我等去剿方腊,如此,朝廷既可坐收渔翁之利,又可削弱我等,于朝廷而言,此乃良谋,朝廷若无此计,定是失策,反倒不值我等去投。”

顿了顿,宋江又说:“我等此前造反杀官、杀戮无数,又抢掠甚多,若不立大功,安能洗刷前罪,在朝廷立足?故而,朝廷不提,我亦会主动请缨,率领你等去剿灭方腊,赚取功名利禄。”

宋江这几乎就等于在说:“你们要是跟我受朝廷招安,必会折损不小,去不去,你们自己考虑。”

听宋江这么说,在场的头领,不论是支持接受朝廷招安的,还是反对接受朝廷招安的,都面沉似水。不难看出来,他们都在为很可能会到来的与方腊义军的血拼而感到忧心忡忡。毕竟,无论胜负,那都将是一场残酷的战争,关键他们中的很多人会死在这场战争中。

过了很久,宋江才继续说:“若只为个人荣辱富贵,我宋江断不会带兄弟们去送死。我所欲者,乃助陛下推行新政二策救世,及平定战乱,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想我华夏子民,若逢战乱,必田地荒芜,流民四起,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拨乱兴治,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国家得以昌盛繁荣,我辈万死不辞!”

说到这里,宋江干脆摊牌:“我受招安之心已决,自梁山泊起义众兄弟推我为尊,已经三载。今日喜得朝廷招安,重见天日之面,早晚要去朝京,与国家出力。你等如愿去的,作数上名进发;如不愿去的,就这里报名相辞,分道扬镳,任从生理,山高水远江湖再见……”

……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