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我为王朝续命数(下)

屋舍内一片安静。

连季甫、班临、荀彰三位先生,都听得神情呆滞。

东莱先生更是喃喃惊叹道:“这当真是……好大的大手笔啊!”

桓应的手很粗糙,有些凉。

崔岘伏在床边,强忍住泪意,笑道:“岘,很喜欢。”

可惜,初次见面,便是最后一面了。

听到崔岘的回答,桓应很是开心,想张口说什么,却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外面的阵雨渐渐变小。

于是,那些凄厉的质疑声,便先后传了进来:“山长!您为何要传位于那经贼?您为何要背叛儒家圣贤!”

听到这话,桓应缓了许久,才摇头失笑:“一群痴儿。”

站在山脚下的人,和站在山顶的人,看到的风景,是截然不同的。

古文经学派核心代表人物,桃李满天下的岳麓山长桓应,将求真玉,赠予了一个质疑圣贤书的‘经贼’。

所有人都觉得桓应疯了。

但其实呢?

是垂垂老矣,即将死去的桓应,站在山顶颤巍巍抬头看去——

那里迷雾重重,还有更高的山。

高到让人绝望。

好在,新一代的‘攀登者’就在眼前,并且随时整装待发。

“喜欢就好,喜欢就好啊。”

桓应定定看着崔岘,戏谑笑道:“但,既收了老夫的礼,那老夫便要央求你,办一件事。”

“礼已收下,便不能拒绝咯。”

从送‘求真玉’传山长之位。

到倾尽毕生之力,临死前‘赠礼’铺路。

桓应老先生这份‘礼’,实在厚重。

那自然便有所求。

崔岘已经有所明悟,轻声笑道:“何事?老先生请讲。”

桓应示意崔岘把自己搀扶起来。

他靠在床头,忽然没来由嘀咕道:“怪哉,我怎么觉得,自己身体突然好了许多,也没那么冷了,宛如年轻了十岁。”

说着。

他竟掀开被子,自行下了床,去斟了一杯热茶,咕嘟嘟喝下。

而后一抹嘴巴:“舒坦……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确立为国之正统思想。”

“但,有一个问题,千百年来,始终无法解决解决:什么是儒术?”

“围绕着这个问题,儒家内部纷争不断,分为三大主要派系,分别是:古文经学派、今文经学派、功利儒学派。”

“除此之外,还有性礼派、史学派、名教理智派、民间教化派、世家大族等等,不一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