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拳打文坛敬老院(七)

虽说面色窘迫。

但桓应先生沉默片刻后,赧然看着崔岘说道:“惭愧!朽木难雕,昏镜难鉴。”

“老夫穷经八十载,竟不能对君一问。”

自崔岘应五年之约,于开封登台后,共计辩了三次。

第一次,辩大儒陈衝,两个回合,胜。

第二次,辩修文先生,一个回合,胜。

如今这第三次辩论,更为夸张离谱。

桓应先生一字未辩,直接输了!

那可是82岁高龄,岳麓书院山长,古文经学派泰斗级代表人物、大梁文坛的活化石——

桓应先生啊!

辩经台上。

14岁的崔岘,年轻肆意,神采飞扬。

82岁的桓应,腰身佝偻,头发花白。

如此两相对比,当真格外震撼。

台下无数道苍老目光怔怔的看着崔岘,表情似哭非哭,甚至带上了畏惧。

他们还在消化桓应先生输掉了的事实。

以及,《尚书》好像真的要完蛋了!

任谁都想不到,万千老儒汇开封,教训经贼崔岘,最后竟会是这样的结局。

唯有修文先生,看着比自己输得更惨的桓应老先生,苍白难堪的脸色隐隐好转了一些。

一片安静中。

崔岘向桓应先生执手作揖礼,问道:“老先生可知己身何故见困?”

啊?!

通常这种情况下,面对前辈的认输,后辈不都应该谦逊一番吗?

怎么还追着打呢!

东莱先生‘噗嗤’笑出声,毫不掩饰自己的幸灾乐祸。

班临、旬彰憋笑憋的很是辛苦。

桓应老先生张了张嘴,老脸微红,讷讷问道:“愿闻其详。”

崔岘认真道:“《尚书》本有错简讹文,譬如圭璧蒙尘。既奉残经为圭臬,犹持断刃试锋芒,安得不败?”

此话,实在大逆不道。

换做先前,台下的老儒们,绝对要对他群起而攻之,怒骂声一片。

然而此刻,无人开口。

他们被崔岘打怕了。

所以学乖了。

听闻这话的桓应,愕然片刻后,忽抚掌大笑:“妙哉!照此说来,非老夫之过,乃《尚书》之谬也!”

接着他拭额作释然状:“否则今日这般窘态,几损我半世清名矣!”

台下。

许多老儒们脸色都扭曲了,但又敢怒不敢言。

你该不会以为自己很幽默吧?

这是什么地狱级笑话!

崔岘跟着笑:“老先生乃‘观过知仁’也。”

此话出自《论语》。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