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补给链”(二)

虽然新华中枢政府曾就是否开战而争论不休,但各个职能部门却很早就开始积极备战。

军方自不必说,去年二月便说服决策委员会,将部队中的三个“架子营”迅速满编,然后又另外组建了两个“架子营”,使得新华陆军的规模达到两千八百余人。

两艘刚刚下水的“海燕级”巡航战舰,也以一个前所未有的速度完成了海试和调整,并立即列装于海军部队。

物资储备部也从一年前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收购和储备粮食、药品、军需品。

移民拓殖部在两年时间里先后往永宁湾拓殖区塞了一万二千余移民,极大地充实当地拓殖力量,使之成为一座巨大的后勤补给中心。

贸易事务部提前调整了西属美洲走私贸易业务,加大了各种战略物资的采购。

交通运输部则将国内有限的运力向南方倾斜,优先保障物资和移民向南方转运。

而具有官方背景的美洲贸易公司更是成为了战争物资采购和情报信息搜集的主要渠道。

去年七月,新华军队攻占圣迭戈西班牙据点后,除了升起新华的旗帜,并将其更名为南平堡外,还立即向该地输送了五百多名移民。

这些移民中绝大部分都是青壮男子,他们到达后立即投入热火朝天的建设:扩建营地、加固堡垒、建造仓库,在开战前就将这个西班牙人的前哨据点改造成了一个功能完备的军事补给基地。

与此同时,在后世洛杉矶县长滩港所在地,另一处补给点也在大张旗鼓地进行建设,这使得永宁湾拓殖区与南平堡这座前沿据点完美地连成一线。

再加上经过十余年持续建设的黑鲨岛和开战前秘密设立的靖远堡补给点(今圣何塞-德尔卡波市),使得新华人在悄然间构建了一条指向西属墨西哥核心地带的战略通道。

这些基地共同构成了一道连贯的补给链条,使新华军能够以蛙跳方式向墨西哥核心地区逼近。

每处基地都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弹药、药品和船材,并配备了若干维修作坊和医疗设施。

从新华本土到永宁湾,再到长滩、南平堡,接着是黑鲨岛中转站,最后是靖远堡前沿基地,这使得新华军队在开战之前,便实际上已经将刀锋抵在了西班牙人的软腹之处。

如今,开战已逾两月,新华海军第一时间便掌握了墨西哥地区的制海权,迫得西班牙人片帆不敢出港。

陆军则在班德拉斯谷登陆后,迅速向内陆挺进,并轻松攻占了新加利西亚省的首府瓜达拉哈拉城,首战告捷。

而作为后勤补给中心的南平堡在军事设施建设告一段落后,又转向至轰轰烈烈的农业开发上来。

定居点外围新开辟的两千多亩玉米苗已长到小腿高,一千亩土豆田里也是绿意盎然,菜畦里则种满了南瓜、豆角和番茄。

尽管,农田里的作物长势比较符合预期,到了秋季,多多少少也能打下来一些粮食,可稍稍缓解一下后方物资转运的压力,但拓殖负责人周明德却不敢有丝毫松懈。

这位从宜川(今加州伯克利市)调过来的年轻官员深知,这里的气候环境虽适宜农业拓殖,但雨热不同期的特性--冬季多雨而夏季干燥--对农业生产是一个巨大挑战。

西班牙人在此经营数年竟从未修建过像样的水利设施,全靠天吃饭,收成始终徘徊在饥饿边缘,甚至常常需要墨西哥那边的支援才能勉强撑下去。

而新华人要在此建立稳固的后勤基地,想要大规模进行农业生产,减少后方粮食转运,那就必须好好拾掇一下该地糟糕的水利灌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