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2年5月23日,加利福尼亚半岛最南端的阳光灼热而干燥,将这片荒凉而原始的土地烤得一片滚烫。
在这片被西班牙殖民者鄙夷地称作“上帝遗弃之地”的干旱区域,一处隐蔽的新华海军临时补给基地却显露出惊人的活力。
位于后世圣何塞-德尔卡波所在的海湾内,两艘修长的“海燕级”巡航战舰静静停泊,桅杆上的赤澜五星旗在海风中吹拂下猎猎作响。
湛蓝的海水轻拍着沙滩,数十名海军官兵正利用这难得的休整时光,在惬意地晒着太阳,感受战争岁月片刻的安宁和祥和。
这份闲适与一千多公里外瓜达拉哈拉城激烈的战事形成了鲜明对比,若是让陆军兄弟们看到,定然会嫉妒得发狂,甚至还会破口大骂海军的懈怠和懒散。
其实,这也怪不得海军这般闲适,因为这片海域的西班牙海军力量比预想中的还要薄弱。
他们在太平洋海域,不仅没有一艘像样的战舰,就连平日里往来于各殖民地的商船队也大多装备简陋,几无武备,以至于让新华海军感受到一种无敌的寂寞。
战争伊始,所有获得消息的西班牙船只都非常明智地躲进了港口深处,依靠岸防炮台的保护龟缩不出,以免遭新华海军的打击。
当由六艘专业战舰、四艘武装商船、两艘食水补给船组成的新华远征舰队突然出现在阿卡普尔科港外时,整个港口陷入一片死寂,西班牙人只能依靠两座岸防炮台上的十余门火炮来获得一丝安全感。
在阿卡普尔科湾巡弋数日后,除了示威性地向港口发射了几轮炮弹外,新华舰队一无所获。
新洲海军部部长、远征军总指挥魏应滨当机立断,将舰队一分为二:留下五艘战舰和一艘补给船继续封锁阿卡普尔科港,伺机捕获可能冒险出港(入港)的西班牙船只。
他亲自率领另外六艘战舰北上,巡视太平洋沿岸,寻找任何可能出现的猎物。
然而,不论是留守的阿卡普尔科分舰队,还是魏应滨亲自率领的北巡舰队,在这一个月中都收获甚微。
仅有的战果是一艘排水量一百八十吨的西班牙商船“莫雷利亚号”,以及五艘对战争爆发毫不知情的小渔船。
大多数时间里,水兵们只能望着无边无际的蔚蓝海面发呆,或是数着海鸥消磨时光。
为了能持续封锁墨西哥沿海港口,保护班德拉斯谷陆军后勤基地,魏应滨决定将十余艘战舰进行轮班巡航,非当值的战舰驶入这座位于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的秘密补给港做短暂休整。
早在对西战争爆发前一个月,一支精干的先遣队便凭借着某种近乎先知般的地理知识,越过干旱的加利福尼亚半岛,径直找到了这片被西班牙人所嫌弃海岸,并于此建立了这座被称为靖远堡的据点。
新华高层似乎很早就知道,这处被西班牙人视为“无用荒地”的半岛最南端海岸,隐藏着建立基地的绝佳条件。
一座天然的泻湖是大自然对这片干旱土地最慷慨的馈赠。
它就像一块被掰成两半的翡翠,镶嵌在沙丘与海岸之间:北边挨着圣何塞河的入湖口,河水正处在干旱枯水期,涓涓细流不断注入,让这半边湖面泛着淡淡的绿意,连水底的芦苇根都清晰可见。
新华人在这里搭建了原木拼成的取水槽,槽壁凿着细密的凹槽,把泻湖的淡水引到岸边的石砌蓄水池里。
蓄水池用砖石砌成,内壁抹了几层水泥,防止渗水。
基地的人员会每天驾驶小船载着大量水桶来此取水,以保障所有人的淡水需求。
根据基地的规划,在未来某个时候,将会在泄湖北边修建一条引水暗渠,一直通往基地,从而避免每日费时费力地往来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