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2年3月19日,海风裹着寒冷的气息掠过海湾,而开平港却是一片蒸腾热气。
二十余艘来自新洲本土的专用移民大船压得浪涛沉郁,船身显得吃水颇深,显然,船上已装满了运往新洲大陆的物资,就等最后一批移民登船。
“丙子队的登‘祈运-4号’船!”
“丁子队的往东首‘祈运-7号’船排队!”
码头边,穿着棉戎装的文书官站在码头边,铜皮喇叭喊出的话语被海风撕扯得断断续续。
几列长长的移民队伍在武装民兵的引导下,缓缓地向前蠕动着,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热切和渴望,手中紧紧地攥着移民凭照。
终于要去那个能吃饱饭也能穿暖衣的新洲大陆了!
港岸石阶边,几个老人突然跪倒向着西方叩首。
他们额角抵在冻土上喃喃祝祷,披散的发丝沾了泥浆,显得有些狼狈。
持枪的民兵对此行径很是理解,并不上前催促,只将枪托往地面顿了顿:“登船香还剩五寸,动作都快一点!”
十七岁的铁匠学徒陈三宝正抬头望桅。
新洲船的桅杆比福建鸟船高出许多,桅杆上挂着的赤澜五*星**旗猎猎作响。
他忽然被身后人推了个趔趄——一群兖州来的矿工扛着鎏金关帝像正急匆匆地攀爬登舷梯,神像眼底的金漆在阴霾里灼灼生光。
“莫挤!莫挤,都有位置!所有人等,上船后需听从水手的安排,禁止随意走动!”穿羔裘的移民官立在跳板旁验票,毛笔在名册上划过时带出浓浓的墨汁:“到新洲后劳作四年,便会分四十亩田地,一年不征税,两年减半,三年起征!”
有个抱婴孩的妇人被人群挤得踉跄跌倒,怀中小儿啼哭才起,立即被民兵用糖渍梅子塞住了嘴。
港务大楼内,齐永泽将目光收了回来,转头看向几名来自新洲本土的移民官和事务官。
“这是第一批移民,六千五百人,估计要装两天。你们不妨在城中多逛逛,感受北瀛岛的风物。”
“多谢专员大人照拂!”众人躬身施礼。
“周吉,将最近半年收集而来的各种情报资料悉数交给这位来自本土的情报联络官。”齐永泽招了招手,示意自己的政务助理周吉转移北瀛岛拓殖区文书资料。
周吉闻言,立时将厚厚一叠资料抱了过来。
“张大人,这些是日本的情报资料,有江户幕府的敕令抄本,关东的粮价记录,还有倭国各地饥荒的情况,连大阪城的米价都记在里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