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扰动(四)

此时,箭楼下传来脚步登阶的声响。

大同监军道张斗一身文官袍服,却腰悬长刀,快步走上楼来。

他的靴子沾着泥,袍角还带着露水,显然是刚从营外巡查回来。

“督师!”张斗拱手时,袍袖扫过箭窗的冰碴,“卑职刚从西营回来,镶红旗的鞑子好像在调动,斥候说他们的骑兵往长岭山去了。”

洪承畴皱眉:“长岭山?”

那地方在松山以东,是明军通往杏山、笔架山的必经之路,山不高,却是俯瞰要道的咽喉。

“正是!”张斗凑近一步,声音压得很低,“大人,奴酋亲至,绝不止是添四千兵那么简单。末将担心,他是想……断我后路!”

周士朴脸色一白:“笔架山?督师,那里可是还堆着四个月的粮草,若是被袭……”

“噤声!”洪承畴低喝一声,目光却沉了下去。

笔架山的粮仓是他的底气,十万石糙米、三万捆草料、上千桶火药,都是从山海关通过水陆千里迢迢运来的。

若是没了粮,这十万兵马不出几日就得溃散。

张斗却没停:“大人,末将请命,带八千兵去守长岭山!再分兵增援塔山,护住笔架山的粮道,万不能让鞑子得手!”

洪承畴走到案前,手指点着地图上的长岭山,那里离明军大营不过十里。

但他又想起萨尔浒的教训,杜松的主力被围,就是因为分兵去攻吉林崖。

如今皇太极就在对面,若是分兵,岂不正中其下怀。

“不行。”他摇了摇头,声音斩钉截铁,“分兵则力弱,奴酋就盼着咱们这么做。当年萨尔浒,四路兵各不相顾,才让鞑子钻了空子。如今咱们十万大军聚在松山,就是要跟他拼个死活,分一兵出去,正面就少一分力气。”

“可后路……”张斗急得额头冒汗,“若是清虏集重兵断我后路,那该如何?”

“呵,清虏兵力几何?”洪承畴冷笑一声,“就凭清虏这点兵力,如何能断我后路?他们若是阻了杏山,那我们便勠力向西,凿穿清虏防线,直抵锦州。如此,清虏如何能困得住我十万大军?”

“督师,不可轻敌呀!”张斗急呼道:“清虏兵力虽弱于我军,但其甲兵凶猛堪战,若是挖土为壕,凭垒而困,我军恐无以应对!”

“我十万大军雷霆之势下,清虏何曾有余力能在我当面掘壕筑垒?”洪承畴嗤笑道:“若如此,岂不是正好为我大军所趁,对其发起凌厉一击?”

“督师……”

“无复多言,我自有分寸!”洪承畴甩了甩袍袖,不再理会于他。

这等书生之言,与马绍愉、张若麟之流,何其相像!

他们除了纸上谈兵、夸夸其谈,让人烦不胜烦外,于军务毫无裨益。

此番仓促进兵锦州,皆为此等酸儒鼓噪催促,以至于坏我长远方略,不得不与奴酋展开决战。

张斗还想再劝,却见洪承畴眼神坚定,知道多说无益,只得拱手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