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少年志

“好了,好了,咱们在这个问题上争个什么劲?”莫小山见状,热络地揽着孟浩深的肩膀,“我们都晓得,你这家伙在广州就没吃到苦,反而被养得白白胖胖来到新华。在学校里,也是手头闲钱不断,过得日子比我们都好,就莫要在我们面前显摆了。”

“小山,我……”孟浩深显出一丝惶急,连忙分辩道:“我没显摆,我就是嘴上说说,对比一下咱们始兴跟广州的……差别。我真没有……”

“好了,我们都晓得你不是那种人。”冯贵也笑着说道:“咱们同学五六年,可不是要攀附你的身份和钱。”

“我那身份……”孟浩深苦笑一声,摇了摇头,露出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

他是孟胜新的儿子不假,但他终究是继子。

而且,在他六岁那年,便被送回新华,直到去年九月底,孟胜新携妻儿返回始兴,他们才得以相见。

这九年来,他一直被寄养在决策委员会委员之一、科工部部长张若松的家中,论感情的话,还真的对那位名义上的父亲没多少。

甚至,跟自己的母亲和几个弟弟妹妹,也是陌生得紧,说不上几句话。

此时,正值学校寒假,在家中待得实在憋闷,便早早来到街市,寻到几个同学,本想一起热热闹闹地逛逛,感受一下年味,却没想到引发了这样一场争论。

“对了,到了六月,咱们就要中学毕业了,你们几个是咋想的?”莫小山问道。

“我想考新洲陆军学院!”徐大年说道,但随即神色一黯,“可是我爹想让我以后考新洲管理学院,说是好去当官,光宗耀祖。”

“新洲陆军学院可不好考!”冯贵说道;“每年就招六十多名学员,那可是千里挑一,难度很大的。还不如去考海军学院,每年招收的名额足足多了两三倍。”

“至于新洲管理学院,那对文化课要求很高,跟新洲大学一样,需要先考入高级中学,两年后还要经过一番严厉的考核,才有一线机会进入人家的大门。”

“也是,这两所大学可不是一般人能考进去的。”莫小山眨巴了一下眼睛,“这差不多就是咱们新洲的国子监吧?这要能在里面学出来,那可就是咱们新洲最优秀的人了。”

“怎么,小山也想要读大学?”徐大年问道。

“嗯,确实想。”莫小山一脸神往,“听说,不论是新洲管理学院,还是新洲大学,都免学费,而且每个月还有生活补助。这就相当于,咱们考进去后,是由国家供养着去读书,接受更为高深的知识。”

“嘿,别人考入大学,无不期望在我新洲做出一番伟业,你倒好,居然只惦记着人家学校的补助。”冯贵笑着打趣道。

“没办法,谁让我家弟弟妹妹多,供我读中学,就很吃力了。”莫小山摊了摊手,看着街市上各种小吃摊,砸吧了几下嘴巴,“咱们逛了这么长时间,除了小孟请客吃了几块年糕外,街上的东西,我是一样都买不起。”

“对了,小孟,你咋想的?该不会,你爹都给你安排好了吧?”

“我?”孟浩深想了想,低声说道;“我爹想让我继续读下去,先考高级中学,然后再设法考进新洲管理学院,最后到政府里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