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孔有德的野望

经过一番厮杀,孔有德等人在付出半数伤亡后,借着夜幕掩护,趁隙逃脱。

黄龙所部防御严密,辽东海湾是不敢再去了,孔有德惶惶之下,便直驱鸭绿江,准备以此登陆上岸,然后再辗转陆路投奔建奴。

然而,他们却又在鸭绿江入海口附近海域遭到沈世魁所部拦截,顿时陷入绝境。

不过,孔有德、耿仲明两人仗着昔日同僚的身份,亲自上前与之交涉,不断哀诉求告,希望对方看在死去的大帅(即毛文龙)情面上,放他们一马。

要知道,毛文龙主政东江镇时,收养了数百养孙和养曾孙,孔有德、耿仲明便是其中诸多养孙之一,分别被赐名毛永诗、毛有杰(尚可喜亦为养孙,名为毛永喜)。

而拦截他们的东江镇将领姜东会(毛有寿)、苏有功(毛有功)也曾为毛文龙养孙,金声桓(毛士桓)则为养曾孙,大家都曾为兄弟或子侄,关系也算颇为亲近,没必要这般赶尽杀绝吧。

可能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也有可能是对黄龙深感不满,对他的命令便选择了阴奉阳违,该部东江镇水师放过了孔有德等人,未对他们痛下杀手。

不过,他们也没让孔、耿等叛军驶入鸭绿江登陆上岸去投建奴,而是放纵其往南而去,隐入茫茫大海。

孔有德所部叛军逃出生天后,不敢往山东沿海而去,便贴着朝鲜海岸一路南下。

他们一边逃亡,一边抢掠朝鲜沿海村镇,以补自身所需。

经过一个多月的流窜,孔有德等叛军绕过了朝鲜南部海域,又摸索着来到朝鲜西北咸镜道地区,最后在罗津登陆上岸,暂以栖身休整。

获得喘息的机会后,孔有德点检了一番手中的实力,兵四百六十余,工匠五十余,剩下的则是八十多个随军的家眷妇孺,与此前登莱发动叛乱之时拥众十余万相较,可谓天上地下。

不过,他们在逃离登州时,席卷了不少财物,有大量金银珠宝,若是寻一处安乐所在,倒是能过一把富家翁的日子。

但此时,他们却流落至这片极为偏远的朝鲜西北地区,要啥没啥,手中的金银便如同死物一般,买不来绫罗绸缎,也买不来果腹的粮食。

好在,他们所领数百军兵皆为百战劲卒,对付弱鸡一般的朝鲜人,虽不说是绝对的降维打击,但也是如入无人之境,轻松碾碎任何反抗之力。

他们所登陆的罗津,隶属于朝鲜咸镜道镜城府,只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渔村,人口规模仅两百余人,还有一处镇守哨所,约三十多名士兵,被他们一举而下后,很快便控制了整个村子,并封锁了两条通往外界的小道,堂而皇之地将之占据。

罗津的当地居民主要依靠捕捞海产品为生,村子周边也开垦了百十亩农田,种植了一些蔬菜和小麦,日子过得也是苦哈哈的。

不过,该渔港临近图们江,附近的“生藩”会经常跑来进行货物交换,主要交易的商品包括皮毛、药材和粮食,每隔旬月间,便会有府城的朝鲜商人前来收购。

在孔有德等叛军停驻该地不到一个月,便有风声传了出去,言及有盗匪占据了罗津,抢掠屠杀往来此地的商人和“土蛮”,搞得人心惶惶。

到了六月下旬,反应迟钝的镜城府官员才派了一队三十多人的差役和丁壮过来查探情况,并顺便驱逐侵占罗津的海盗。

在朝鲜人想来,这些海盗多半是附近山区那些不服王化的“生藩”,可能是部落里的日子过不下了,便泛舟而来,登陆上岸抢掠一把。

只要朝廷官差赶来,他们必会心怀畏惧,直接驾船跑路,躲回他们所在的部落。

如此,成功剿灭海盗,绥靖地方,多少也是一点军功,给自己的任官履历增添一笔“知兵”和“剿贼”的光鲜记录。

万万没想到,镜城府派出的这队差役和丁壮如同肉包子打狗般,有去无回,全都陷了进去,一个都没跑回来。

等了半个多月,镜城府官员一直没收到回应,才省过味来,遂开始重视占据罗津的这股海盗。

又经过一个月的准备,朝鲜人动员集结了三百多名地方镇守军,气势汹汹地杀了过去,誓要一举铲除这股穷凶极恶的海盗。

太不尊重人了,抢了东西不赶紧跑,还“傻乎乎”地停驻在那里,这分明是在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