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在国府方面有意无意的帮助宣传下,晋绥军的报道内容极尽歪曲之能事。
他们将拦截逃亡百姓的部队,描绘成“执行正常征兵和维持地方秩序任务”的“国军官兵”。
将八路军保护百姓、反击暴行的正义行动,污蔑为“无端伏击”、“蓄意挑衅”、“破坏第二战区抗战大局”。
对于交战过程,晋绥军方面含糊其辞称“匪部火力异常猛烈,疑有外援”,似乎是在指责八路军方面与鬼子相互勾结。
随后大肆渲染晋绥军的“惨重伤亡”和“英勇抵抗”,将逃亡百姓称为“受八路蛊惑裹挟的流民”甚至“通匪刁民”。
战区长官司令部发表“严正声明”,强烈谴责“八路军的暴行”,要求八路军方面“严惩凶手,赔偿损失,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并呼吁“全国同胞认清赤匪真面目,团结在国民政府周围,共御外侮”。
除此之外,晋绥军方面还频频出动混淆视听,转移矛盾。
晋绥军控制的电台广播、街头张贴的布告,口径一致。
他们试图将“抓丁逃亡”引发的冲突,偷换概念成“八路军主动袭击国军”,将民心尽失的责任完全推给八路军。
同时,晋绥军将自身因抓丁导致民怨沸腾、生产停滞的问题,轻描淡写或归咎于“日寇封锁”和“刁民作乱”。
但事实胜于雄辩,晋绥军的歪曲宣传,只能蒙蔽千里之外的山城和不知就里的南方百姓,但在晋省老百姓的口中,晋绥军已经变成跟鬼子差不多穷凶极恶的存在。
晋省的百姓迁徙,自然没有瞒过北平的筱冢义男。
参谋长笠原幸雄少将拿着关于一线天冲突和随后舆论战的情报,向司令官筱冢义男中将汇报。
“司令官阁下,一线天战报证实了之前的零星情报。八路军独立团二营展现出的火力,相比以前再次获得了提升。那种持续性的自动武器火力密度和超远程精准狙杀能力,完全超出了我们对八路军的认知。”
笠原幸雄语气凝重,虽然暗中已经跟八路军达成协议,以不破坏北平作为筹码,获得了想要的结果。
但八路军方面所展现出来的实力越强,越让笠原幸雄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