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孝三早就盯上了冈村宁次,下笔如有神助,开始详述第六师团的惨状,每一个细节都成为控诉冈村的铁证:
“观第六师团覆亡之全程,触目惊心:空投断绝,非天灾可尽释,实因补给线被八路精准切断、反复袭扰所致;将士断粮,竟至掘食毒草,非战斗减员惨重,哀嚎遍野,非帝国武士应有之绝境;冻伤倒毙者,甚于阵亡者,此非严寒之过,实乃长期酷烈扫荡、疲惫至极、后勤保障形同虚设之必然恶果!究其根本,皆因冈村宁次司令官不顾实际,一意孤行,强令部队于被其‘三光’政策彻底激怒、全民皆兵之绝地,进行无休止之消耗作战!”
紧接着,秋月孝三笔下迸发出对“三光政策”最猛烈的抨击,条分缕析,直指核心,字里行间充满了筱冢义男想要表达的“痛心疾首”和“战略远见”:
“职部冒死直言,冈村司令官所奉行之‘三光政策’,实为饮鸩止渴、自取灭亡之道!其遗祸之深,罄竹难书:
其一,名曰‘震慑’,实为‘激变’!无辜妇孺惨遭屠戮,世代家园化为焦土白地,此非征服,乃制造死仇!亿万支那百姓,本可分化,今则别无选择,死心塌地追随八路军,为之输送兵员、粮秣、被服,更成为其无处不在之眼线与屏障!八路对我军兵力部署、辎重路线、甚至高级指挥部位置之了如指掌,其情报根源,非鬼神之助,实乃‘三光’所赐之亿万双复仇之眼!
其二,名曰‘以战养战’,实为‘竭泽而焚’!所过之处,人畜不留,经济基础荡然无存。帝国非但无法获取所需之粮食、物资以资军用,反需投入海量资源维系占领、赈济饥民,后勤泥潭深陷,第六师团断粮之悲剧,绝非孤例,实乃此政策必然之结局!
其三,名曰‘锻炼精兵’,实为‘自毁长城’!帝国最精锐之师团,长期于酷烈环境及全民皆敌之绝望反抗中,执行高强度之清剿与屠杀,身心俱疲,士气低落,非战斗损失远甚于战斗伤亡!第六师团于冀中之覆灭,正是此等无休止消耗、战斗力被严重透支之恶果总爆发!此非战士之过,实乃统帅无谋之罪!”
在将冈村钉上耻辱柱后,秋月孝三的笔锋一转,自然而然地抬出了筱冢义男和第一军的“正确道路”:
“反观职部于晋省,承蒙大本营信任及诸将士用命,推行‘囚笼政策’,虽见效不若‘三光’般立竿见影之‘辉煌’,然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注重保存帝国宝贵之兵力元气,恢复占领区之基本秩序与生产,利用经济手段及怀柔分化瓦解抵抗基础。此策虽缓,然如抽丝剥茧,根基日固,方为长治久安、真正实现‘王道乐土’之正途!恳请大本营诸公,痛定思痛,以冀中第六师团数万将士之血为殷鉴,悬崖勒马,当机立断,彻底调整华北方面军现行之错误战略!勿使帝国精锐再为无谋之策白白牺牲,勿使圣战伟业因一隅之谬误而蒙受更大之挫折!职部筱冢义男,披肝沥胆,泣血直陈!”
当最后一个字落笔,筱冢义男迫不及待地接过电文,仔细审阅。
看着那文字仿佛钢刀,将冈村钉得死死的控诉,尤其是将自己和“囚笼政策”塑造成力挽狂澜的唯一希望,他脸上终于露出了难以抑制的、混合着得意与狠毒的笑容。
“好!写得太好了!孝三君!”
筱冢义男用力拍着秋月孝三的肩膀:“这封电报发出去,冈村?哼,我看他还能在北平的位子上坐几天!”
这封电报,别的不说,多田骏肯定是会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