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王仁迅的暂13师,就算是再能打,也挡不住鬼子的围剿啊。
看得出来,陈某肯定也是收了王仁迅的美刀的。
何某心中不由一阵恼怒,该死的王仁迅,明明都在山城大把撒钱了,为什么不来找自己?
嫉妒心作祟之下,何某再次开口道:“恩上,不可听信第九战区片面之词,第九战区与晋省相隔千里,一切都不过是道听途说……”
某人抬起手,打断了何某的话:“好了,不必多说,我自有判断。”
随后他仔细询问了阿雨,渐渐从阿雨以及陈某不时的插话中,构建出了王仁迅的形象。
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中层军官,在任人唯亲的晋绥军中只能隐忍蛰伏,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赚钱上。
直到335团面临灭顶之灾时,王仁迅才不得不显露领军作战的本领,恰好又遇上国府急需宣传胜利的口子,这才被破格任命为晋绥军师长。
但为了打压王仁迅,晋王只许给了王仁迅空头师长的位置。
不过却没料到王仁迅本领强悍,自身本钱也是雄厚,竟拉起了一支能够跟倭寇正面作战的精锐部队,并且屡立战功。
这样的人才,正是国府所需要的呀!
而且某人心中的考量,不仅仅是出于战略之上的,他还需要考虑权力上的制衡。
国府建立虽已经二十八年,但实际上并没有彻底结束北洋军阀格局的局面。
川军、西北军、东北军、晋绥军、桂军、粤军等等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不过只是在联合抗日的大旗下,被强行糅合在了一起。
这其中,又以晋绥军最让某人心存芥蒂。
因为晋绥军原在中原腹地山河四省,如今偏居西南的国府对晋绥军那当真是鞭长莫及。
而且就在不久前,晋绥军那边发来电报,向某人澄清“事实”,声称并未对八路军搞小动作,一切都是八路军方面的“污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