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如此,她却又静静等了一会儿,看着那风尘仆仆的郎官被人快速引来,这才又转至殿外,轻声回禀:
“王后,渤海郡有信使前来。”
渤海郡,燕琮,雪花精盐!
秦时立刻激动起来:
“快将人带进来。”
姬衡倒也记得此事,此刻同样将竹简掷下:
“燕小郎还未成丁,便被委以重任,如今既有重礼相呈,想来王后吩咐,他并未怠慢。”
秦时欢喜道:“燕将军满门忠义,大王选中的人才,又怎会怠慢呢?”
王后所言甚是动听。但姬衡想起竹简中所书秦国上下仍不安宁的事,此刻心头却横生一抹恼怒。
若如燕将军这般忠于寡人,为秦国大业好好行事,莫非寡人还会亏待尔等么?!
他的神色似有不快,秦时敏锐察觉到了。
但没关系,很快大王就会开心起来了。
果不其然,那风尘仆仆的郎官被带入殿内,此刻激动又恭敬地拜下:
“启禀大王,王后。臣奉大农丞燕郎君之命,为王献礼!大农丞未负王后所托!”
周巨将他捧上的匣子打开,发现里头是一片晶莹剔透、散碎如雪粒般的东西,一时竟看不出这是什么。
但这等白净剔透如雪一般的重礼,也藏不了什么不法之物。
他匆匆扫了一眼,验看里头无有内容,就同样弯腰拱手,将盒子呈上。
而秦时已经迅速坐到了姬衡身侧,此刻看着那匣中满满的盐,已与后世成品相差无几了。
她果然大为振奋:“好!”
而姬衡看着眼前这样东西,也是格外振奋。
正待询问,却见旁边王后已呈递过来一枚小小茶匙。
他伸手接过,轻轻沾了一点如雪的盐粒放入口中——不涩,不苦,只纯粹的咸味,且精细雪白若此!
再接过王后奉来的一盏茶,他叹息道:
“难怪王后敢称此为雪花精盐,果真不同凡俗。”
旁边周巨与赤女也俱是震撼:
这是盐?!
阶下郎官再拜,又恭谨奉上一卷帛书。
见姬衡仍在反复观摩着那盐粒,秦时打开帛书,却见里头并没有什么客套的话语,只恭谨问候。
而后,便是燕琮一一记下的工作日程。
从入渤海郡开始,到接管盐场,再到整理员工,修建新的盐场,引入新法,雪花精盐产出……
这桩桩件件,他虽说的轻描淡写,但人心纷杂,他又还未成丁,此去千里为王后行事,难免要受些磕绊。
再有那两千私兵还未磨合,能按他的吩咐一丝不苟的行事……
她将帛书递给姬衡,对方匆匆扫过一眼,已然又复杂感慨:
“燕师后继有人矣。”
将军燕琅沉稳忠义,在边关苦寒之地却匈奴数十年未肯退。
燕瑛燕璇柔韧刻苦,在百越之地周旋,亦不损大秦声威。
唯独这小子燕琮,虽未成丁,也未有功绩,便连性格都过分忠直老实……可只有姬衡知道,越是这样忠直的性格,越是能守拙沉稳。
将才万千,但将将之人,却犹需这样的定力与手腕!
他将帛书放下,慨然叹息:
“再过些年月,我大秦又将得一重臣。”
秦时笑道:“不必过些年月,如今就已是了。”
此刻看着阶下那与有荣焉的郎官,想也知道,燕琮已将这些私兵完全收服,否则对方不会有此神采。
她因而又叫人上前来,细细询问了制盐时发生的些许琐事,等到人逐渐放松后,这才又吩咐宫人将其带去休整,另有赏赐若干。
等人退下,秦时问道:
“大王,燕小郎有此功绩,不知大王当如何去赏?”
但这次,姬衡却并未大方提拔,反而沉吟一瞬:
虽有此功绩,但一未成丁,二来亦是因王后吩咐行事。他少年稳重,赏赐不急于一时,王后先多多吩咐他做些事才好。”
言下之意,并不打算这次就提拔
但紧跟着却又吩咐:“燕师家眷虽在频阳守孝,王后若有闲暇,还需遣使者多加关怀。”
秦时顿时明白了。
还未成丁就已有了大农丞之位,已然是破格提拔。
再接连提拔,赢得高位,于青少年的成长中显然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