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授济民以粮,你就是他的佛祖

短暂叙谈,裴行俭便飞快离开,他必须亲自坐镇大明宫外街道,以免再出现相同情况。

大唐帝国虽然处于纷乱之中,但还拥有关中、江南、巴蜀等地,每天政事依旧不少。

而且一年的纷乱对钱粮消耗极其巨大,如今大地开始化冻,首要就是春种事宜。

李承乾还没安静一会,门外便传来一阵响动,随即便传来士兵的声音。

“陛下,三省六部官员在外呈递今日急需批阅的各地奏疏。”

“送进来。”李承乾放下手中茶杯,轻声应了一句。

殿门打开,几名内侍抬着两个沉甸甸的漆木箱缓步而入。

箱盖开启,里面堆满了各地呈报的奏疏,几乎要满溢出来。

虽有心理准备,但见到这么多奏疏,还是心中惊了一下。

大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六部分别呈上各部门负责的奏疏。

其中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省负责草拟回复,尚书省负责执行。

这种运作很是高效,皇帝基本上在相对重要的政令上负责最后审核,然后朱批。

他们明知这些奏疏本该由三省先行处理,却偏要一股脑地堆到御前,分明是要看他如何应对。

软刀子杀人,不见血却磨人。

这口气,他不得不咽下。

眼下能做的,就是能处理多少是多少。等长孙无忌等心腹大臣抵达长安,情况想必会缓解许多。

深吸一口气,挽起袖管,很快便一头扎进了奏折的海洋中。

朱笔在指尖转动,一份又一份奏疏被翻开,批阅,合上。

殿内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偶尔响起的、笔尖划过纸面的轻响。

时间飞快过去,傍晚时分,外面传来士兵的声音。

“陛下,侯将军他们马上快到了。”

这让李承乾心中大喜,抬头看着下面的北向辉,其趴在地上睡的那叫一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