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您驾,和您打听一下,村里有没有一个叫谢建设的知青?”
事实证明,人要是想说人话,还是能张得开嘴的。
此刻,谢老头儿没有了半点在家里时的跋扈,身为京城人的傲气,也全都收敛了起来。
四萍看着面前的这对老夫妻,从老头儿的脸上,能看得出和谢建设有那么点儿相像的地方。
“你们是……”
“我们是谢建设的父母!”
呃?
还真猜对了!
四萍微微皱起眉,谢建设和张丽梅昨天来厂里,她就已经听说了,两口子回京城探亲,结果被赶出来的事。
“不认识!”
偏心眼,拿着亲生儿子当血包,这样的父母,四萍打心里瞧不上。
丢下三个字,四萍扬长而去。
虽然不知道这俩老货来村里找谢建设干啥,但总归不会是啥好事。
“这小娘们儿跟谁甩脸子呢!”
老太婆等四萍走远了,才小声嘀咕道。
“行了,先找到老二要紧,老三在里面还指不定受多少罪呢!”
听谢老头儿这么说,老太婆也赶紧闭了嘴。
这里毕竟不是他们大院儿,她也懂得要收敛一些。
好在村里人多,谢建设这个唯一留在村里的知青,大家也都认识,很快就问清楚了谢建设的家在什么地方。
“这……这是老二的家?”
看着高台阶,红漆的大门,还有一砖到顶的院墙,老两口子都傻眼了。
虽然猜到了谢建设在农村的日子应该过得不错,可是……
这也未免太好了吧!
谢老三回城以后不是经常说,在农村就不是人过的日子嘛。
十几个全国各地来的知青住一个大通铺,每天吃的是玉米面糊糊,还有干不完的农活。
怎么……
“这位同志,跟您打听一下,这……是谢建设的家?哦!我们是他爸妈,过来看看他!”
被问到的村民得知是谢建设的父母,立刻热情的招呼着。
“是,建设他们一家就住这儿!”
一家?
“您是说,这房子是建设他们一家三口住?没别人了!”
村民闻言笑道:“这话咋说的,他们就三口人,不是他们住,还能是谁住?”
一家三口……住这么后的房子?
这简直……
要是下乡插队都有这么好的待遇,街道办还用得着动员,那还不得人人抢着下乡啊!
“还得再和您打听一下,他们家人呢?”
老两口子来的时候,门上挂着大锁头。
张丽梅一大早就带着谢建设和萍萍去大鱼淀,她舅舅家了。
“不知道,昨天还在家呢,今天……老四,你知道建设一家去哪了吗?”
隔壁院子出来的人听了,摇头道:“不知道,我今个出门就见建设家挂着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