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王奉下达全面进攻的命令,已经过去了3个小时。
末松茂治已经没有心情在地面上来回踱步了,眼睛通红,目光死死的盯着面前的作战沙盘,一刻也不挪动。
他想不明白。
在第28旅团的侧翼,为什么会突然钻出来两千余名支那士兵。
为什么
他们的行进速度超乎常理,从下面部队汇报上来的情况看,这群支那士兵的火力很强,一看就是全副武装的主力部队,而非轻装简行的急先锋。
参谋长岛津彻介缓步走来:“报告!”
末松茂治转过头:“什么事?”
“如果是第28旅团的求援电报,就不用和我说了。”
岛津彻介收回刚想递出电报的手,站在原地有些尴尬。
末松茂治:“岛津君,对当前的战局,你有什么看法?”
岛津彻介嘴角抽搐,看向作战沙盘,久久不再说话。
有什么看法?
战局已经乱成一锅粥了,一个师团,两个独立混成旅团,被支那军队分割包围成一个个“孤岛”,到处都在求援,各联队时刻都有被全歼的风险。
现在知道问我了,之前收到电报的时候,非要一意孤行的是你,不是我。
就应该被扫进垃圾堆里的皇道派逆党!
末松茂治:“岛津君,我在问你问题!”
岛津彻介:“将军阁下,在下并无良方”
“是吗?”末松茂治冷哼一声,“岛津君,如果你身为师团参谋长,如果再这么消极避战,我可以向陆军本部控诉你!”
岛津彻介脸色骤变:“阁下,事已至此,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立刻撤退或许能保存下一部分有生力量!”
末松茂治摆了摆手:“八嘎!”
“身为帝国的武士,怎么能时刻把撤退挂在嘴边,帝国有你这样的军官,简直就是耻辱!”
岛津彻介看向末松茂治,攥紧了拳头,嘴唇颤动,想要说话,几经挣扎后硬生生憋了回去。
现在要是起了内讧,可就真的回天乏术了。
末松茂治看向沙盘:“命令第27,28旅团立刻突围,重新收整防线!”
“请求空中支援的电报发出去了吗?太原司令部是怎么回复的?”
岛津彻介:“阁下,太原司令部下达的是撤退命令。”
末松茂治勃然大怒:“闭嘴!”
————————
凌晨。
发起全面总攻的第六个小时。
王奉低头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捷报,心中有些疑惑:“第114师团到底在想什么,都已经打成这个样子了,为什么还要死抗?”
赵方远摇摇头:“对面的日军指挥官,该不会是头蠢猪吧”
王奉皱眉。
只可惜俯瞰视角能够看清敌方的一切军事部署,却不能洞悉敌方军官的心理活动。
赵方远挠挠头:“就目前的战局来看,日军的溃败已成定局,似乎并没有其他计划,从总攻发起到现在,他们有很多次机会可以突围出去,为什么还要想现在这样?”
“哪怕是让一个军校的在校生来指挥这场战斗,也不可能打成这个样子!”
王奉抿了一口茶叶:“你去通知炮兵阵地,再向前移动两公里,既然他们不想撤,那我就只好帮他们一把了。”
赵方远挑了挑眉毛:“帮他们一把?”
王奉:“你去传达命令吧!”
这么多次战役下来,日军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加之战争的前半阶段,敌军向前推进了数公里,导致直到现在,第114师团的指挥所仍在炮火打击范围之外。
按照王奉原本的想法,此战日军已经回天乏术,就算让香月清司,板垣征四郎,寺内寿一之流亲自过来指挥,也没什么好办法。
那这指挥所就是一个摆设,可大可不打。
与其将炮弹浪费在这群渣滓身上,还不如多往前线轰几轮,尽可能的压制住日军,减小己方部队的伤亡。
但现在来看。
敌人顽固的很啊!
赵方远:“是!”
“对了长官,八路军那边回消息了,前日野坂参三已经从香港出发,再过几天就要到长治了!”
王奉有些惊讶:“动作这么快?”
从香港到山西长治,跨越了大半个中国,直线距离都要好几千公里,更不要提沿途的复杂形势,这才过去多长时间,人就要到了。
还真是铁脚板啊!
赵方远解释说:“八路军那边的回复是——野坂参三跟随物资运输队一起北上,这批货要的比较急,几乎是昼夜不停歇式的行进,再加上各处地下组织的运作,基本畅通无阻!”
王奉“哦”了一声。
掩护关键人物,这件事八路军答应的很爽快,办的也很利索,既然这样,自己也没什么好过问的,不管他们用什么方法,只要能把人带到就行。
王奉:“这件事你多留意一下,武器运输问题,谈的怎么样了?”
赵方远:“都谈好了,半个月之后在天津有一艘商船抵达日本北海道,我们可以在上面做手脚。”
王奉:“安全吗?”
赵方远点点头:“请长官放心,那艘商船虽然是日本人控制的,但船上的基本都是咱中国人,内务部已经有一队特公提前抵达天津了,就是为了这件事!”
王奉:“干得不错!”
——————————
6月11日凌晨两点。
伴随着一道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日军第114师团总指挥所淹没在了火光之中。
“纳尼?”
外围的哨兵闻声扭头,看向道道升腾而起的爆炸烟雾,瞪大了眼睛,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
“快!”
“快救人!”
零零散散的哨兵聚拢在一起,不知所措,见许久没有炮弹落下后,立马冲进废墟中,胡乱扒拉着。
“没用了”
防卫队长侥幸活了下来,看着被炮火犁平的指挥所,心里的防线被彻底击垮,瘫软在地上。
方才的炮火轰炸历历在目。
他在陆军正规部队服役过,对不同火炮口径的威力有个大概认知。
如此毁天灭地的爆炸,支那军队必定调集了数量众多的大口径重炮,最少也是105毫米,最先落下的那一枚炮弹,很有可能是150毫米以上的口径。
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