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百万两,粮食五千石,布帛五千匹,还有一些其他的生活物资。”吕静之如实说道。
“不少,够了。”刘洵点了点头。
刘封不愿意拿大几十万两银子出来赈灾,刘洵正在头疼这件事情。
四千多人的赈灾款项,大几十万两,绝非一笔小数目。
现在刘洵哪怕手头上宽裕了,可他也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
好在有朝廷兜底。
“王爷,这钱如何分配?”
“死者每家每户赔偿二百两,伤者看情况来赔偿,具体赔多少,你看情况而定。还有粮食以及其他物资怎么分配,都由你来定,毕竟你才是钦差。
本王只是路过丰州,恰好碰上了这么一桩事情。你来的正好,你要不来,本王都不知道上哪弄这么多钱去。”
刘洵说着,长长的叹了口气。
吕静之是中枢大臣,当朝宰辅,内阁成员。
江南吕氏的门风,以及江南吕氏这几位主心骨的人品,刘洵完全不用怀疑。
吕静之这种人,绝对不会做出贪墨赈灾款项一事。
毕竟是茂国公教出来的孩子,那位老爷子其实并非武道强者。
如今八十多岁,也不过是个小宗师境而已。
武力值可以决定一个人身份地位的高低,但也并非是绝对的因素。
茂国公的声望,在大夏王朝可以说是独一档的存在。
这位老爷子距离名垂千古,就差一个死了。
吕静之为人很圆滑,而且继承了茂国公老爷子很多优点。
他的圆滑,不是左右逢源,而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尽量不得罪人。
不仅如此,他为官也非常清廉。
吕静之从景阳元年入督察院,从一名小吏干到督察院首官的位置。
虽说他自身的出身条件,对他的迁升有一定的影响,可他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