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政府就是最大的人力资源公司!

这样让基层干部估计又要跑断腿,一边处理公务,一边还要给公司招人。

但这也没有办法,特殊时期,特殊对待。

一个月之内,不管村民怎么想,基层干部连哄带骗的和农民工朋友签订合同,提前锁定名额。

一个月之后,马老师的公司决定在怀光市设立电商产业带和产业园,大量的家庭作坊以及小型公司开始去跟政府申请人手。

同时,政府这边也学宜城的方式,简化企业的设立门槛以及审批手续。

只要企业钱到位,各部门就是一路绿灯,谁要是这时候给企业使绊子,吃拿卡要,就会被出来当典型的,所以没人敢在风口浪尖上犯错。

而怀光各个县区也在一个月之内招聘了首批总共二十万农民工,涉及二十万家庭,间接关乎一百多万人口的生计问题。

因为二十万人,大多是有家庭的, 按照一家五到六口人计算,所以就关乎了百万人口的生计!

怀光市城乡失业率,在这一个月猛降!

一切来得太快,其它地级市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就从制度设计到了政策落地。

周阳接下来就轻松了,只要农民工在家门口有了工作,就有了消费,有了消费,经济就起来了。

转眼就到了七月份,周阳这周在怀光坐班,和周正军汇报近期的经济工作情况。

“这一个月,我们再次招聘了十万农民工,虽然工资比宜城低很多,但在家门口上班成本也低,获得群众一致好评,另外部分沿海的企业也打算来怀光设厂,我建议成立招商组,去特区招商!”

周阳如此说道。

周正军听到这话,说道:“很好,特区人口密集,同时企业也很多!”

“对了书记,我觉得既然是这样,我们就可以顺便完成社保体系的建设,要知道现在大部分企业是不给缴纳社保的,我们可以稳定之后,帮着农民工建立社保体系,这样政治影响更大!”

周阳再次说道。

周正军眉头一挑:“你的建议很好,但是这样也会增加人力公司的成本啊!”

“是的,有可能会导致人力公司亏损,因为为了让农民工多拿到钱,我们几乎是不做盈利要求的,但可以少交一点,重要是将面做广一点,里子以后等时机成熟再慢慢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