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内参

“我报名的时候,见到有人带着娃过去的。”回来后,陈小婷跟陈浩介绍报名时的情况,“看着有三十多岁了,还有十多岁的,也报名参加高考。”

“人很多。”

在村里,她的话其实不多,就是跟陈浩的话很多。

“那么热闹?我该去瞧瞧的。”童倩也在,听到陈小婷描绘的报名景象,很憧憬。

“报名肯定不止一天,你要想去看,明天也可以过去瞅瞅。”陈浩笑着道,“你要想去,我明天跟你一起过去。”

省里高考的报名时间,公社已经让大队的干部传达了下来,从10号到18号,连着有9天,都可以报名。

这也是最特别的一届高考,年龄小的只有十几岁,大的三十多岁,40后,50后,60后,一起考试。

有老师和学生一起考试,还有夫妻一起考试,甚至还有父母和子女一起考试的。

“算了,我就是说说,真去了,看到那热闹的景象,自己又没报考,心里肯定不舒服。”童倩摇头。

“还是在家把地里的大棚盖了,不去凑那个热闹了。”

很多人报名参加高考,其实就是凑个数。

特别是像童倩这样,早早插队下乡,放下书本,又结婚生子的,真要报名了,其实也就是凑个热闹。

“什么时候正式考试,那天我和你小倩姐送你去。”陈浩道。

“还有一个月呢,12月6号到7号,2天的时间,报外语专业的,8号上午还有一门考试。”陈小婷道。

“考场就在公社中学教室,离着也不远,我一个人能行。”

12月份,省内正是冷的时候,这个时候高考其实是会影响发挥的,但对比于提振信心,恢复高考的热情而言,这点缺陷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在压抑的政治氛围中,太多的人青春被毁掉了,冬天里的高考不仅没让这些人感受到冷冽,反而如同一团火,让这些人心里火热火热的。

陈小婷就激动的很。

“那天卡车要是在县里,就开回来,开车送小婷去公社,万一天气不好,走过去耽误事,这么冷的天,写字都不好写。”童倩跟陈浩道。

“行,我知道。”陈浩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