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好盐

“给我也包一斤……!”

紧接着,各大掌柜也都争抢起来。

细盐一出,明日必定在整个应天府传开。

谁家若是能用这种细盐炒菜,就能争得客户。

为了店里的生意,他们也是拼了!

在这其中,也不乏各勋贵家的小厮丫鬟。

毕竟朝廷提炼精盐一事,知道的还很少!

一天下来,三辆马车上的六千斤盐全部卖空。

当锦衣卫都使毛骧将这个消息上报朱元璋时,正在批阅奏章的老朱“蹭”的一下就站起来。

激动说道:“你刚刚说卖了多少?”

“回陛下,仅应天府,一天就卖出六千斤精盐,共计获利六万两白银!”

身着飞鱼服的毛骧拱手禀奏,绝无一句废话。

因其他府州距离太远,不好统计。

眼下就知晓的就只有应天府。

不过可以以此进行推算!

朱元璋听后,握着笔的手都在颤抖,“这么算下来,我大明一百四十府,差不多能获利八百万两?”

要知道,大明这个时候一年的税收才在四千万两上下。

现在一天就赚了八百万两什么概念?

五天的时间,就能赚出大明一年的税收总数!

“回陛下!其他州府勋贵肯定没有应天府多,购买力未必有这么强!估摸着,五百万两还是有的!”

毛骧办事非常妥帖,将各地实际情况都考虑在内。

即便如此,八天时间,也赚出一年的税收了!

惊喜过后,朱元璋脸色顿时就拉了下来。

重重的一拳砸在龙案之上,发出一声闷响,“哼!我大明每年的税收八成来自百姓!那些勋贵闷声-发大财,让他们为灾区捐钱的时候一个个缩着脖子不肯掏钱!如今有好东西,都愿意花大价钱买了!”

“陛下息怒!太孙此举,不正是在帮朝廷掏那些富户的钱包?陛下就别生气了!”

毛骧出言宽慰。

“是啊!如果不是咱大孙,谁能从那些富户的怀里掏出钱来……?”

提到朱雄英,老朱脸上再次露出笑容,“精盐提纯的成本有多少?”

“回陛下,现在的精盐乃是粗盐提纯而来,成本大概五千两!日后矿盐开采出来,几乎没成本!”

提纯的是工部的人。

负责售卖的是他们锦衣卫。

人工这一块根本没有开销。

就算不干这些,薪俸也一样要照发!